[实用新型]高尔夫球划线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3240.2 | 申请日: | 200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6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贤;陈珍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明贤;陈珍俊 |
| 主分类号: | A63B57/00 | 分类号: | A63B5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尔夫球 划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尔夫球划线器,尤指一种可同时划上多轴线条在高尔夫球表面的划线器。
背景技术
打高尔夫球是一项具有特殊魅力的运动。它是人们在天然优雅的自然的绿色环境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高技巧的活动。
高尔夫球场呈带状,铺设在一片开阔地上。球场包括有开球草坪,开球时将一支球托安插在平整的草坪上的一个位置,把高尔夫球放在球托上,之后用球杆将球击出。击球的目的是了把球击进或推向一个球洞,其中特别是使用推杆进球,推杆者非常讲究球体前进方向测量与推杆对球体触击的角度。
然而,逐洞进球绝非文字言喻般容易,必须凭借不断的练习,以及一些辅助工具,即可让击球者将球击进洞里。而所述的辅助工具,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的证书号第M272563号的“高尔夫球划线记号器”专利案,所述的专利案的划线记号器内置高尔夫球以供使用者划记,其是由一球形上盖与一球形底座组合而成,所述的球形上盖是对应覆盖在高尔夫球上方外侧的半圆盖形组件,在所述的球形上盖制作有划线孔与记号孔,并在球形上盖的一端制作上盖枢接部,另在相对上盖枢接部的另一端制作有凸出的上盖扣合件;而球形底座,是一对应覆盖在高尔夫球的下方外侧的半圆盖形组件,所述的球形底座的底缘开设有一个供高尔夫球外露调整的圆形调整孔,在所述的球形底座的一端制作有底座枢接部,所述的球形底座运用底座枢接部与所述的球形上盖的上盖枢接部相枢接,另在球形底座相对底座枢接部的另一端制作有底座扣合件,而所述的底座扣合件受控与所述的球形上盖的上盖扣合件扣组,如此让高尔夫球被球形上盖与球形底座稳定枢夹定位。
由于上述的划线记号器可以让击球者在高尔夫球的球体表面上划方向线。但是,在使用时必须先在底座上将球体位置调整后,再将上盖盖合,以避免在划线时划到球体上的商标或与他图案,其也未能将轴线绘在视觉上的球体一侧以接近杆头面,也未可同时绘制多轴线或一环形360度轴线,当要划另一条线时,又必须将上盖打开,再次调整球体的位置。若是使用者须划制多条线时,线条也无法环绕或准确衔接,将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虽然,底座的底部具有一穿孔,在球置入在底座后,所述的球体会有部份外露,让击球者可以滚动球体。但是,在滚动球体时,由于上盖的划线孔小,不易看清处球体表面的图案,因此在划线时,常常划到球体表面的图案模糊了所绘轴线,其也无法在绘球体轴线同时随意转动球体配合选择球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球划线器,使高尔夫球的球体在划线时,可以使球体外露,而且一次就可以在球体表面上划上球体方向线、地平线与杆面平行的对准线等多轴线条,或可随意转动球面避开球面上的各种印刷符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尔夫球划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体划线尺,其内具有一中空圆孔;一第一弧形划线尺,是跨设在所述的环体划线尺一侧上,且所述的第一弧形划线尺所设位置偏离环体划线尺几何中心一预定距离;一第二弧形划线尺,是与所述的第一弧形划线尺的中央处连接,而所述的第二弧形划线尺一端与环体划线尺一侧连接,第一弧形划线尺与第二弧形划线尺呈相互垂直;一第三弧形划线尺,其一端与环体划线尺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一弧形划线尺中央处连接,使第三弧形划线尺与第一弧形划线尺呈相互垂直关系,与第二弧形划线尺呈直线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球体(图中未示)的表面上划上方向导引线、对准线与地平线,使击球者可以根据所绘制的线条,将高尔夫球精确的推进球洞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划线器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划线器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划线器上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划线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尔夫球的球体划线完成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图7的扣合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划线器;1-环体划线尺;11-圆孔;12-穿孔;13-上缘;14-铰接部;2-第一弧形划线尺;3-第二弧形划线尺;31-沟槽;32-缺口;33-弧形固定架;4-第三弧形划线尺;5-镂空部;6-滚动球体;7-对准线;8-方向导引线;9-地平线;20-扣带;201-枢接轴;202-扣合部;203-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与详细说明,现在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明贤;陈珍俊,未经宋明贤;陈珍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2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旋转球体
- 下一篇:通用序列总线稳压装置及其稳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