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风患者康复矫正诊疗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3191.2 | 申请日: | 2007-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00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永海 |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A61N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201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风 患者 康复 矫正 诊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风患者康复矫正治疗器,用于中风患者在康复期间恢复锻炼的矫正治疗器,也可用于健康人群的肢体锻炼和其他疾病的理疗康复。
背景技术
中风患者在急性危险期过后进入恢复期时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即由于没有一个正常的恢复诊疗器械,只是任由患者随意的自由活动,而导致肌肉变形。由于患者的一侧肌肉麻痹,限制了患者以正常行走方式的恢复锻炼,只能按其随意行走的方式增长力量,以致半身不遂患者一旦体力恢复,能够自由行走时,落下一个病患腿,导致一生不会改变这种病态色姿势。至今还没有一种供中风患者在康复锻炼中使用的治疗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中风患者康复矫正治疗器,由于该矫正治疗器对患者的行走姿势进行规范地限制,患者只能按规范动作恢复力量和肌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风患者康复矫正治疗器,该矫正治疗器由支架、座椅、下肢矫正固定臂和驱动装置构成,所述座椅安装于支架,在支架设有固定架,所述下肢矫正固定臂具有彼此铰接的前固定臂和后固定臂,所述前固定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曲臂并通过曲臂枢轴连接于所述固定架,后固定臂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座椅或支架,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曲臂枢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康复矫正治疗仪,患者可以坐在座椅上,通过将病患腿固定在前固定臂和后固定臂,由驱动装置驱动曲臂带动前、后固定臂做类似人腿的弯曲动作,强制病患腿进行运动训练,从而按规范动作恢复患腿的力量,防止患腿肌肉萎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康复矫正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 2.电机3.固定架4.链条5.链轮6.脚踏板
7.固定带环 8.前固定臂 9.后固定臂 10.转盘
11.座椅 12.曲臂 1 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中风患者康复矫正治疗器,由支架1、座椅11、下肢矫正固定臂和驱动装置构成,所述座椅11安装于支架1,在支架1设有固定架3,所述下肢矫正固定臂具有彼此铰接的前固定臂8和后固定臂9,所述前固定臂8的另一端铰接于曲臂12并通过曲臂12枢轴连接于所述固定架3,后固定臂9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座椅11或支架1,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曲臂12枢轴。在所述曲臂12上还装有脚踏板6,患者双腿可以放在脚踏板6上,并可交替蹬踏脚踏板6,进一步锻练腿部的力量。在所述前固定臂8和后固定臂8连接处沿纵向可分别设有多个轴孔,铰接轴贯穿连接所述前固定臂8和后固定臂9上的一个轴孔,所述铰接轴可以根据不同人的腿长选择不同的轴孔,达到调节下肢矫正固定臂长度的目的。所述固定臂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座椅11的左侧或右侧,以适应左侧或右侧侧中风的患者。
在所述前固定臂8、后固定臂9、座椅11和脚踏板6上分别设有固定带环7,带环7中穿设固定带,用于绑固患腿。
在所述支架1上还可垂直设置用于上肢康复活动的转盘10,转盘10上带有手柄13,可以用于手臂力量的锻炼。上述转盘10也可水平设置。所述转盘可以连接有驱动装置,用于初期恢复训练。
所述曲臂驱动装置和转盘驱动装置为由电机2驱动的链轮5、链条4传动装置,在上述驱动装置中设有变速和换向机构,其可以采用电机调速和换向,也可以采用机械调速和换向等通用的调速、换向方式。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出转速为5~30转/分。所述曲臂驱动装置和转盘驱动装置也可为由电机2驱动的皮带传动装置或者齿轮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康复矫正治疗器还包括电子治疗仪(图中未表示),电子治疗仪具有二组用于穴位治疗的电极,其电极可以贴在患者下肢的环跳穴和脚部的涌泉穴,以及上肢的肩髃穴和外关穴上,配合进行穴位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永海,未经韩永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3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旦纺粘非织造布双狭缝牵伸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板结构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