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小便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863.8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8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评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评 |
主分类号: | E03D13/00 | 分类号: | E03D13/00;E03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小便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环保小便池,尤其是指一种可在上完厕所洗手时,使洗手的水能够同时进行冲洗尿液,以达到可确实维护环境卫生,并节省水资源的目的的环保小便池。
背景技术
一般男士在上完厕所后,除了会按压开关冲洗小便池以使尿液不致残留在小便池内,维持环境的干净、无臭味之外,还会以清水清洗双手,以确保个人的卫生健康;因此,通常除了在公共场所中的厕所内设置小便池之外,还会在厕所外面设置洗手台,供男士的使用者在上完厕所后至厕所外的洗手台洗手。
即目前所见的小便池与洗手台均为分离设立的个体,男士的使用者必须分别做到对小便池冲水及洗手才可达到既能维持环境干净、无臭味,又可确保个人的卫生健康之效;然而,并不是每个男士的使用者均会按压开关冲洗小便池,但绝大多数的男性使用者在上完厕所后均会洗手,因此通常小便池周遭的环境都会散发尿液臭味,令人难以忍受;加上冲洗尿液需用到水,洗手也需用到水,所使用的水量较多,由于洗手后的水并不是很脏因此如能将洗手后的水加以利用,将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有鉴于上述现有小便池在实际实施上仍具有多处缺陷而提供一种利用上完厕所洗手时的洗手水冲洗尿液,以达到可确实维护环境卫生、并节省水资源目的的环保小便池。
为达成前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保小便池,主要是在小便池本体的上方结合连设一洗手台,并使洗手台的底面呈一斜面,斜面的最低处设有与小便池本体相通的通道。如此,即可在上完厕所后于洗手的同时,使洗手水经该通道流至小便池本体处,进行尿液的冲洗动作。
其中,该通道可为长形细沟状或由数多穿孔成排并列所组成。
经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小便池至少具有如下所列的各项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小便池将洗手台设置于小便池本体顶端,且洗手后的水可流入小便池本体处以同时进行冲洗尿液,因此可改善上完厕所后未按压开关冲洗尿液的情形,以维持环境的卫生。
2.正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小便池将洗手台设置于小便池本体顶端,且洗手后的水可流入小便池本体处以同时进行冲洗尿液,故不需再另外以水冲洗尿液,可节省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侧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侧视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侧视图。
图6为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小便池本体 11 承接部
111 排水孔 12 侧壁
13 端壁 2 洗手台
21 内周壁 22 内周壁
23 底面 24 通道
241 穿孔 25 水龙头
26 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目的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请一并参阅所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小便池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环保小便池包括有一小便池本体1及一洗手台2;其中:
该小便池本体1,为一直立型的座体,其底部有一承接部11,供承接尿液及冲洗尿液的水,该承接部11内设有排水孔111,以排出尿液及冲洗尿液的水,于该承接部11的两侧向上延伸形成侧壁12,并在两侧壁12之间以端壁13相互连接;
该洗手台2,连接设置在小便池本体1的顶端处,此洗手台2前侧及左、右两侧的内周壁21呈弧锥状,后侧的内周壁22则呈直立状,再使洗手台2的底面23成斜面状设置,且其斜设的方向是由前往后,接着,在底面23后端最低处及与后侧的内周壁22的交界之处设置一通道24,该通道24为一长形细沟状的槽道,且洗手台2由于此一通道24与小便池本体1的端壁13相通,另在洗手台2的后方设有水龙头25,供洗手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评,未经王俊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