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无毒的容器及奶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713.7 | 申请日: | 200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SAR控股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A61J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祐祥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无毒 容器 奶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无毒的容器,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容器是奶瓶。
背景技术
对于盛放流体、特别是液体的容器,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该液体是被人饮用的情况下,容器的材料就要求是无毒的。一般这样的容器是由塑料制成。在通常情况下,即不需要加热的时候,这样的容器是合适的。然而,这样的容器显然是不适于加热,因为对塑料加热将会产生有毒物质,并且使得塑料变形。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容器对材料的要求就更高了,例如奶瓶。奶瓶是一种常用的育婴工具。通常的奶瓶都是由主体、奶嘴、以及将主体和奶嘴连接在一起的锁紧件。由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全,因而对奶瓶的质量要求特别高。一般主体都是由耐高温的塑料制成。在一般使用中,例如是盛放热奶的时候,这样的奶瓶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奶瓶在使用之前一般都需要经过高温消毒,以便彻底杀菌。试验证明,由塑料等制成的主体在经过多次的高温处理,例如是通过微波炉加热杀菌之后,主体都会产生或释放有毒的物质,例如双酚A(BPA)(Bisphenol A)。BPA是可能致癌的,而且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调、早熟等。这些有毒的物质将可能混在奶中,从而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避免上述缺点的容器,其可以耐高温,即使经过多次高温处理也不会产生有毒的物质。该容器可以是奶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容器,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主体、设置在主体中的囊体和锁紧件,其中主体和囊体通过锁紧件在主体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所述囊体由耐高温的无毒的柔软材料制成。
还可以设置有盖子,以覆盖开口。盖子与囊体通过锁紧件密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容器是奶瓶,奶瓶包括主体(瓶体)、设置在主体中的囊体(囊体)、奶嘴和锁紧件,其中通过锁紧件囊体和奶嘴在主体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所述囊体由耐高温的无毒的柔软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软材料可以是硅胶、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橡胶、热可塑性弹性体聚醯脂共聚合物或乳胶。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想到其他耐高温的无毒的柔软材料,这也应该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囊体或囊体可以通过注塑成形或液压成形而获得,并具有与主体相应的形状。优选是所述囊体或囊体的开口端具有凸缘,适于支承在主体的开口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和囊体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是,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孔,使得间隙的气压等于奶瓶外部的气压。
所述硅胶材料通过使硅氧烷原材料与交联剂混合并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囊体具有上、下部分,其中上部分的厚度为5-0.8mm,下部分的厚度为2-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可以耐高温的容器,即使经过多次高温处理也不会产生有毒的物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奶瓶作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奶瓶的正视图,表示出了其外部结构。
图2是沿图1的A-A线是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看出,如一般的奶瓶,奶瓶1具有主体2、奶嘴3、锁紧件4,主体2和奶嘴3通过锁紧件4连接在一起。如所熟知的,奶嘴上设置有吸孔,以供使用者吮吸盛放在主体中的流体。如公知的,锁紧件4可以螺纹接合地与主体2接合。其他的接合方式也是可取的,例如卡扣配合等。
图2、3更具体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奶瓶的结构。在主体2中设置有囊体5。囊体由耐高温的无毒的柔软材料制成,例如硅胶、热塑性弹性体(TPE)、热塑性橡胶(TPR)、热可塑性弹性体聚醯脂共聚合物(TPU)、乳胶材料(Latex)等。囊体优选形成为具有主体的形状,但是比主体略小,这样在主体和囊体之间就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对囊体中的内容物来说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同时主体也不会由于内容物传递过多的热量而烫手。
在囊体的开口端设置有凸缘6,适于接合或放置在主体的开口上。奶嘴3直接与囊体5的凸缘6接合,通过锁紧件4的作用,奶嘴和囊体5之间形成了密封接合,使得囊体5中的内容物不会接触到主体2。也就是说,囊体5中的内容物不会受到主体2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AR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未经SAR控股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栏杆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储液方便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