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子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709.0 | 申请日: | 200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4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方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连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单兆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端子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一般常用的端子1的壳体11一侧延伸设有延展片12,该延展片12由前缘延伸并弯曲至壳体11内为一触碰片13,在对手件置入于端子1的壳体11内时,便与端子1的触碰端13相接触并导通,其端子1在长期使用时,易使其壳体11的延展片12造成变形及扭曲,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结构改良,解决了常用端子在长期使用时,易造成壳体的延展片变形及扭曲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一端子本体;一延展部,由端子本体的一侧侧缘延伸而成,且在延展部的侧缘延伸设有一凸片部;一卡合部,自端子本体的另一侧侧缘延伸而成,且在一侧缘设有一卡合孔,与延展部相对应;一接触部,由延展部的前缘延伸至端子本体内,供给对手件的接触端触碰,以达到导通的目的;延展部的凸片部卡合至卡合部的卡合孔内,藉由此设计,便可使端子本体在长期使用时,不至使延展部及卡合部造成变形;其中,接触部大致垂直于端子本体的底面;端子本体为一长形壳体:端子本体与对手件插置所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延展部的凸片部卡合至卡合部的卡合孔内,在长期使用时,不至使延展部及卡合部造成变形,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端子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导线组接的示意图;
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运用于一对手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端子结构2包括一端子本体3、一延展部31、一卡合部33及一接触部35;其中,端子本体3为构成此端子结构2的主体,可为一长形壳体;
延展部31是由端子本体3的侧缘延伸而成,且在延展部31的侧缘延伸设有一凸片部32;
卡合部33自端子本体3的另一侧延伸而成,且在一侧缘设有一卡合孔34,且与延展部31相对应;
接触部35是由延展部31的前缘延伸至端子本体3内,并供给对手件的接触端触碰,以达到导通的目的;该接触部35大致垂直于端子本体3的底面。
如附图3所示,固定部36位于端子本体3的末端,可供一导线4置入连接,当端子结构2在进行导线4接合时,可将导线4放置在端子本体3的容置槽37内,再将端子本体3的固定部36下压便可使导线4固定。
如附图4及附图5所示,端子本体3的延展部31延伸设有凸片部32,端子本体3的卡合部33设有卡合孔34,且其延展部31的凸片部32卡合至卡合部33的卡合孔34内,藉由此设计,便可使端子本体3在长期使用时,不至使端子本体3的延展部31及端子本体3的卡合部33造成变形;
当使用者装设对手件5时,仅是将其对手件5的接触端51插置于端子本体3内,且使对手件5的接触端51触碰至端子本体3的接触部35,便可使其达到导通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连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胡连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