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强化锁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526.9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温宜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宜玲 |
主分类号: | B62J39/00 | 分类号: | B62J39/00;B62L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强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指一种自行车强化锁紧装置,其可可避免自行车的螺栓锁固结构产生松动脱落现象。
背景技术
随着自行车的普及与多元化的趋势,现代自行车除了原有代步功能以外,更在旅游、运动与竞赛等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当自行车应用在需要高强度、高耐久度的场合时,如自行车竞赛中的下坡赛或者于恶劣地形中进行长途旅行时,自行车上的各式以螺栓锁固的元件,如自行车的前后剎车、锁固于座垫竖管上的座垫、锁固于龙头上的车把手等,均面临严苛的考验。
请参照图4所示,一般自行车上的螺栓锁固结构如自行车的剎车系包含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91、一结合块92、一螺栓93与一螺帽94等,第二支臂91与结合块92分别设有相对应的锁固孔,螺栓93一端系设有外螺纹,且螺栓93穿置于第二支臂91与结合块92的锁固孔中,螺帽94系锁固于螺栓93的外螺上而将第二支臂91与结合块92连结固定。
由于自行车行驶在路面上时,尤其是在颠簸的路面上,往往会产生剧烈的震动,因此这些以螺栓锁固的元件在历经长期的震动后,可能因螺栓93螺帽94松脱而导致元件松动甚至脱落,不仅为骑乘者带来相当程度的不便外,亦可能对骑乘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自行车的螺栓锁固结构可能会有松动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强化锁紧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自行车的螺栓锁固结构产生松动脱落现象,进而避免对骑乘者造成不便与危险。
为达到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强化锁紧装置,其包括:
一第一结合件,其系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结合孔;
一第二结合件,其系设有一对应于第一结合件结合孔的穿孔;
一迫紧螺栓,其系结合于第一结合件的结合孔中,且其外周面系设有对应于结合孔内螺纹的外螺纹,迫紧螺栓一端面系凹设有一锁孔;以及
一固定螺栓,其系穿设于第二结合件的穿孔中并结合于第一结合件的结合孔中,其系具有一螺锁端、一迫紧端与一穿孔,且其外周面系设有对应于结合孔内螺纹的外螺纹,螺锁端系设有一螺栓头,螺栓头设有一转孔,迫紧端的端面系推抵迫紧螺栓设有锁孔的一端,穿孔系贯穿固定螺栓的两端,且其直径系大于迫紧螺栓锁孔的直径。
较佳的是,迫紧螺栓为无头螺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自行车强化锁紧装置,其包括:
一第一结合件,其系设有一具有内螺纹的结合孔,结合孔底面设有一具内螺纹的迫紧孔;
一第二结合件,其系设有一对应于第一结合件结合孔的穿孔;
一迫紧螺栓,其系结合于第一结合件的迫紧孔中,且其外周面系设有对应于迫紧孔内螺纹的外螺纹,迫紧螺栓一端面系凹设有一锁孔;
一推抵件,其一侧面系抵靠迫紧螺栓设有螺孔的一端,推抵件设有一贯穿推抵件的通孔,通孔的直径系较迫紧螺栓的锁孔直径略大;以及
一固定螺栓,其系穿设于第二结合件的穿孔中并结合于第一结合件的结合孔中,其系具有一螺锁端、一迫紧端与一穿孔,且其外周面系设有对应于结合孔内螺纹的外螺纹,螺锁端系设有一螺栓头,螺栓头设有一转孔,迫紧端的端面系推抵推抵件的另一侧面,穿孔系贯穿固定螺栓的两端,且其直径系大于迫紧螺栓锁孔的直径。
较佳的是,推抵件一侧面凸设有一推块,推块系抵靠迫紧螺栓。
较佳的是,迫紧螺栓的直径小于固定螺栓迫紧端的直径。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迫紧螺栓对固定螺栓施加轴向的推力,因此固定螺栓可牢固地结合于自行车的元件上,即使经过剧烈的震动亦不会产生松脱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由于可强化固定螺栓的锁紧效果,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锁固的自行车的元件可提高其可靠度,不仅可避免自行车元件松脱所造成的损坏,亦可降低骑乘者在骑乘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自行车剎车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现有自行车剎车螺栓锁固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迫紧螺栓 10A迫紧螺栓
11外螺纹 12锁孔
12A锁孔
20固定螺栓 21穿孔
22螺栓头 23转孔
24外螺纹
30推抵件 31推块
32通孔
40第一支臂 41剎车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宜玲,未经温宜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燃料预测和驾驶员信息显示
- 下一篇:曲线边缘缝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