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表包块穿刺协助细针螺旋运动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2416.2 | 申请日: | 200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9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廖鲁燕;张益红;杨秋华;孙凤芝;李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鲁燕张益红孙凤芝 |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56山东省聊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表 穿刺 协助 螺旋 运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辅助器械,用于体表包块行穿刺细胞学诊断时固定并协助细针做螺旋运动。
背景技术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包块,往往提示身体存在局限或全身性疾病。行细针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以分辨出包块属于良性还是恶性,及早发现原发病,避免延误病情。通常穿刺所用细针为普通7号针头,由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肿块,右手持7号针头刺入肿块后,边向里运动边旋转,这样包块的少量细胞可脱落进入针头内。普通7号针头较小,在肿块内边向里运动边旋转呈螺旋状运动,需要操作者反复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操作不当将使标本质量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协助细针做螺旋运动的医用辅助器械,使初次操作者也能在体表包块细针穿刺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标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体表包块穿刺协助细针螺旋运动器,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其特征在于:聚乙烯塑料内筒表面附有外螺丝,其下部正中突起与7号针头能紧密结合并固定。外筒为一内壁附有内螺丝的中空聚乙烯塑料筒。内筒外螺丝与外筒内螺丝时能相互吻合,旋转内筒柄可做螺旋状运动。
使用时将内筒下方中央突起,与普通7号针头紧密结合并固定,当内筒向下旋转做螺旋状运动时,其下方正中7号针头也随着做螺旋状运动,从而在包块取得脱落细胞。通过此器械,初次操作者即可取得高质量标本。
通过本院2001年至今900例(大样本)使用本实用新型,病人创伤小,标本取材质量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筒的主视图,图A-A为外筒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的主视图,图B-B为内筒的俯视图。
附图中1内筒、2内筒外螺丝、3内筒下方突起、4外筒、5外筒内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体表包块穿刺协助细针螺旋运动器,,由内筒1和外筒4组成。内筒表面附有,其下部正中的内筒下方突起3与7号针头能紧密结合并固定。外筒4为一内壁附有外筒内螺丝5的中空筒。内筒外螺丝2与外筒内螺丝5结合时能相互吻合,旋转内筒柄可做螺旋状运动。
使用时,消毒要穿刺的体表浅表包块,将内筒1与外筒4通过内筒外壁的内筒外螺丝2和外筒内壁的外筒内螺丝5结合为一体,然后在内筒下方突起3固定一无菌7号针头,再向上旋转内筒柄数圈。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肿块,右手将针头刺入包块后,由助手左手固定外筒,右手向下转动内筒柄数周后,拔出针头,去除旋转器,换10ml无菌注射器(事先将针栓向上拔出5ml左右)将针头与无菌注射器固定后,把针栓推至底,针头内分泌物随气流被推出到玻片上。用推片推成片,用无水酒精固定,HE染色后即可观察细胞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鲁燕张益红孙凤芝,未经廖鲁燕张益红孙凤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壶的响鸣嘴套
- 下一篇:箱型伸缩梁钢结构凹陷修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