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量积液穿刺留置引流、抽液穿刺针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2372.3 | 申请日: | 2007-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1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芝;张俊华;冯庆亮;姜捷;杨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凤芝 |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M25/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56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量 积液 穿刺 留置 引流 抽液穿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一种适于大量积液穿刺留置引流、多次抽液穿刺针。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对于癌症引起的大量胸、腹腔恶性积液;低蛋白血症及心功能不全引起大量胸、腹腔漏出液;脓胸;液气胸需留置引流管引流或多次抽液,传统引流术为术者左手食指、中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手术刀横行切开皮肤,切口约1cm,分离皮下组织和肌层。然后将套管针沿切口直接刺入积液腔,当穿透胸壁或腹壁进入积液腔时,术者有阻力顿消感。退出针芯,将夹住后端的橡胶或塑料导管自套管中送入积液腔,然后接水封瓶引流。然后缝和皮肤切口并固定。该方法的并发症有:由于引流管滑脱,导管内口进入皮下所致皮下气肿;引流管堵塞;缝合固定过紧引起的切口疼痛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大量积液穿刺留置引流、多次抽液用穿刺针。以便使医师根据临床需要引流或抽取积液,缩短治疗时间,尽量杜绝并发症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适于大量积液穿刺留置引流、抽液穿刺针。其特征在于:由穿刺钢性套管针和柔性引流导管组成,钢性套管针由两个半圆形的针管组成,两者内外径一致,两者一端有针柄,另一端为针尖。钢性套管针外有软套管。针尖略长于软套管,致使其针尖部外露,超出软套管口3mm。针尖为斜面型针尖,针尖长度4mm。并有可自由拆卸的钢箍紧固在针柄端,防止两半针管滑动影响针尖的锐利度;柔性引流导管为两腔一囊管,由引流导管和能充液膨出水囊防止引流导管脱出的囊管组成,两管不相通,引流管头端有三个侧孔,近头端侧孔距头端1cm,侧孔间距1cm,囊管充液膨出部分位于侧孔的针座侧,距引流管头端最远的侧孔1cm。末端为带两通阀的针座和囊管接头,针座接口为医用鲁氏接口。口端带外丝并有带内丝的螺丝帽与之紧密连接。整条引流管总长度30c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钢性套管针由两个半圆形的针管组成,一个有凹槽,一个有凸槽,两者能对和成一个完整的穿刺针。
所述的钢性套管针上有刻度。
所述的针柄有多条“《”型凸线以增加防滑效果。
所述两通阀控制开关上有“‖”型凸线以增加防滑效果。
所述柔性引流管上刻有刻度。
所述柔性引流管引流导管针座接口为医用鲁氏接口,口端有外丝,能与带内丝的螺丝帽拧紧并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大量积液穿刺留置引流、多次抽液穿刺针适用于癌症引起的大量胸、腹腔恶性积液;低蛋白血症及心功能不全引起大量胸、腹腔漏出液;脓胸;液气胸留置引流、多次抽液。能使医师根据临床需要引流积液,且操作简单一人就能完成。通过大样本(100例)试验表明,使用该引流穿刺针在相同的治疗条件下,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本单位使用该引流穿刺针最长保留3个月,减少了病人痛苦,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该引流穿刺针的实用性,科学性,它具有结构科学合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是代替老式引流方式的一种新针型,值得在临床大量积液穿刺引流抽液中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性套管针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性套管针钢箍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引流管的主视图。
图中:1针干、2软套管、3针座、4针柄、5紧固螺母、6钢箍、7钢箍转动轴、8螺丝转动轴、9侧孔、10引流导管11、两通阀开关12、两通阀13、连接座14、囊管膨出部分15、囊管16、囊管接口17、螺丝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凤芝,未经孙凤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