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记录介质收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263.1 | 申请日: | 200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1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姜天信;张政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9/10 | 分类号: | B65H39/10;B65H29/12;B65H29/58;G07G5/00;G07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64209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介质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特别涉及一种收集支票、帐单或交易凭证等的记录介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行业自动化服务的提高,自动柜员机或自动售货机等自助式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常用户在自助式设备交易后可以得到交易凭证或帐单,为了保证用户多笔交易的凭证可以无遗漏地被安全取走,现有自助设备不再是一张一张地输出交易凭证,而是通过记录介质收集装置将所有交易凭证收集在一起后同时提交给客户,或者在客户不需要交易凭证时,将收集在一起的交易凭证送入回收箱。
美国公开号为20070035084,名称为《具有输送分路的传输装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收集多张介质的记录介质收集装置,该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第一传送单元15、第二传送单元5,第二传送单元5垂直于第一传送单元15。第一传送单元15包括至少两条环形皮带,图1中示出的第一传送单元15包括两条传送皮带,即传送皮带12及其支撑转辊16和18,以及传送皮带14及其支撑转辊20和22。第二传送单元5包括至少一条从动皮带26,至少两条主动皮带,即皮带32及其支撑转辊36,以及皮带38及其支撑转辊42。其中,皮带32和皮带26形成第一传送部分33,皮带38和皮带26形成第二传送部分39,在第一传送单元15和第二传送单元5的皮带之间形成纸币或支票的传送通道。纸前端进入第一传送单元15的传送通道后,随后进入第二传送单元5第一传送部分33还是第二传送部分39,取决于皮带支撑辊的转动方向,由此实现介质在通道中的换向功能,并通过控制转辊的旋转方向,在第二传送单元5的通道内实现收集多张介质的功能。
由上述对现有技术的描述可知,现有的记录介质传输装置虽然可以利用介质运动的换向实现收集多张介质的功能。但是,该记录介质传输装置需要至少五条环形皮带,皮带数量较多使得整个装置的造价成本增大;由于第一传送单元的皮带26为从动皮带,因此仅靠收集的上层记录介质与该皮带间的摩擦力带动皮带运动,容易使上层记录介质和下层记录介质之间产生打滑,使收集起来的介质难以整体传输,降低了介质运输的可靠性;并且由于第一传送单元和第二传送单元垂直分布的结构,增加了整个传输装置的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记录介质收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记录介质收集装置皮带数量较多相应增加了装置制造成本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记录介质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环形皮带组,第二环形皮带组,第三环形皮带组,所述三个环形皮带组至少分别包括一条环形皮带;
所述第一环形皮带组与第二环形皮带组之间形成第一运输通道,所述第二环形皮带组与第三环形皮带组之间形成第二运输通道;
记录介质在由所述环形皮带组形成的运输通道中进行收集。
所述第一环形皮带组包括第一环形皮带,以及支撑所述第一环形皮带的转辊;
所述第二环形皮带组包括第二环形皮带,以及支撑所述第二环形皮带的转辊;
所述第三环形皮带组包括第三环形皮带,以及支撑所述第三环形皮带的转辊。
所述支撑每一条环形皮带的转辊至少为两个。
所述第一环形皮带组与第二环形皮带组平行,所述第一环形皮带的下表面与第二环形皮带的上表面面接触形成第一运输通道。
在支撑所述第二环形皮带的转辊中,至少一个转辊同时支撑所述第三环形皮带,该支撑部分使所述第二环形皮带与所述第三环形皮带之间面接触形成第二运输通道。
所述三个环形皮带组通过转辊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传动机构通过齿轮间啮合使第一环形皮带组和第三环形皮带组的旋转方向与第二环形皮带组相反。
所述记录介质收集装置的入纸口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皮带转辊与第三环形皮带转辊之间;
所述记录介质收集装置的出纸口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皮带转辊与第二环形皮带转辊之间。
所述记录介质收集装置的回收口位于所述第二环形皮带转辊与第三环形皮带转辊之间。
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回收口处的位置传感器,在所述记录介质运动到指定位置时,所述位置传感器指令停止该记录介质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电源的太阳能冰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