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厨具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067.4 | 申请日: | 200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章明 |
主分类号: | A47J47/16 | 分类号: | A47J4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浙江省苍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厨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于家庭厨房的厨具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各种各样的厨具架供人们选择使用,但这些厨具架大都存在着使用不卫生或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例如,1999年10月6日公告的CN2341540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置物架,这种多功能置物架是由置物架本体、集水槽和活动固定架组成,在置物架上部制有一横跨置物架主体的弧形锅盖架,弧形锅盖架周边范围之内制成一个长形槽,长形槽的下方设有集水槽。使用时,将锅盖插入长形槽后使锅盖的捉手卡在弧形锅盖架上。由于插入长形槽的锅盖的边沿易与长形槽之间互相污染,使用不卫生,并且清洗不方便。
又如,2004年10月13日公告的CN264720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锅盖安置架,这种锅盖安置架主要由底座和支撑板构成。上述支撑板上设有V形凹口,锅盖捉手的颈部可以嵌入到该V形凹口之中,从而使锅盖竖直地安放在安置架上。其不足是:由于锅盖捉手在卡入V形凹口时其捉手颈部的多数空间会被凹口的边壁占用,这样会给用手去握住锅盖捉手时带耒不便,而在使用的过程中该凹口的两边侧壁易与握住锅盖捉手的手指发生摩擦,使用不方便。此外,该锅盖安置架过于专用,降低了厨房空间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卫生、方便的厨具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厨具架,包括底座、侧壁、挂壁、挂钩、调味盒架、接水盒和按装孔,所述挂壁上设有可抓住锅盖捉手的装置,所述抓住锅盖捉手的装置是由凹口和凹口上横向伸出的延伸壁构成。
所述厨具架是在一个侧壁的上部设有一个可供厨刀刀柄插入的所述插孔;侧壁的下部设有一支横向伸出的挂壁,该挂壁的外段设有倾斜的凹口,所述凹口外端的底边设有横向伸出的所述延伸壁,所述凹口的形状为由里至外逐渐扩大。
采用在凹口上设置横向伸出的延伸壁,使哪些具有合适形状的锅盖捉手可直接卡在凹口的延伸壁上,由于该延伸壁在卡住锅盖捉手时只占用其捉手的颈部的一个底边,这样,锅盖捉手在延伸壁上卡入或取出时比在凹口上卡入或取出时更方便;对于哪些因颈部凹进较浅导致不能被延伸壁卡住的锅盖捉手,可将该捉手的颈部卡入到延伸壁一侧的凹口内。由于上述延伸壁可与凹口配合使用,这样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厨具架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厨具架在凹口的延伸壁上卡有锅盖捉手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厨具架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列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厨具架的第一实施方式。侧壁1的上部设有一个可供厨刀刀柄插入的带有底壁的插孔2,所述插孔2的底壁设有一个漏水孔(图中未示出),该漏水孔可使插孔2内不会留有积水。使用时,将厨刀的刀柄插入插孔2内,使其被插孔2“握住”。上述插孔2的深度小于刀柄的长度,这样使刀柄插入插孔2后其上端高出插孔2的上开口,避免厨刀的刀身与插孔2之间互相污染。在侧壁1的下部设有一支横向伸出的挂壁5,挂壁5的外段设有倾斜的凹口7,在凹口7的外端设有横向伸出的延伸壁8;所述延伸壁8可与凹口7配合使用。使用时,锅盖可通过其捉手的颈部卡在上述的延伸壁8上;而对于哪些因颈部凹进较浅导致不能被延伸壁8卡住的锅盖捉手,可将其卡入延伸壁一侧的凹口7内。由于上述延伸壁8在卡住锅盖捉手时只占用该捉手的一个底边,这样,锅盖捉手在延伸壁上卡入或取出时比在凹口上卡入或取出时更方便。
在侧壁1与挂壁5之间设有一个可供调味盒放置的调味盒架9。在调味盒架9的外侧设有多个挂钩14。侧壁1上还设有按装孔4。此外,在侧壁1的下部设有接水盒12,该接水盒12与侧壁1之间为可脱离的方式连接。上述可脱离的方式连接是在侧壁1的下部设置一个可与接水盒12连接的卡口15,该卡口15是由一个上壁10和一个底壁11构成。而在接水盒12上设有向上伸出的连接壁13。接水盒可通过连接壁13与侧壁的卡口15连接或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章明,未经王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丙烯类膜及其叠层体
- 下一篇:使用含水氟化物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