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取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2036.9 | 申请日: | 200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3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国辉 |
主分类号: | F24D3/00 | 分类号: | F24D3/00;F24H1/28;F24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59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供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是我在先申请的中国专利号为01207001.7,专利名称为燃煤取暖器和中国专利号为200420116560.5,专利名称为燃煤取暖器。自投放市场以来,因设计新颖、热效高、散热面大、取暖效果好、加热炉与散热器直接连接,不像土暖气炉需要打墙穿管,深受用户好评、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炉体采用的是前移式炉瓦燃煤加热炉的结构形式,为了在取暖的同时能做饭,加热炉炉体分上下两部分,上炉体为烟道出口,在下炉体的后上方,下炉体为炉膛,在上炉体下部向前凸出一个炉膛位以便坐锅做饭,炉膛的高温烟气直接从上炉体烟道出口排出室外,上下炉体间是互通的夹层水套,这种简单的水包火的结构形式必定存在炉体重心在前不平稳,烧φ100,φ125毫米的小型蜂窝煤,发热量小,只能做饭和解决一间房的取暖,还免强保持炉体的平稳,要想在做饭的同时解决三间房的取暖,就要烧φ100×3,φ125×2,φ150~φ200毫米的大型蜂窝煤,这样炉体要笨重要大的多,重心在前的前移式炉瓦结构形式就不平稳不美观了;
2.烟囱、出烟口和炉体内的二氧化硫液体和氧化铁皮渣无法排出炉外,腐蚀和堵塞烟道影响炉体寿命的老大难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3.没有鼓风机和反烧装置,下炉体炉膛外是夹层水套而不是保温层,炉膛的高温烟气又直接进入上炉体的烟道排出,下炉体夹层水套的水只吸收炉瓦有限的辐射热,而未吸收高温烟气热,使出烟口温度很高,既浪费热源,又因炉膛保温差燃烧温度低使煤燃烧不完全,既浪费煤又产生黑烟和封火时间均低于有保温层的普通炉,从而使下炉体回水温度低,降低了散热器的平均温度,使取暖效果达不到最佳值;
4.没有卸渣机构使加煤卸渣不方便;
5.没有专用的加湿器,使房中空气干燥;
6.虽有灰斗风门和封火盖,仍封火不好,不能燃到次日早8点,每天还要从新点火;
7.采用无二次通风的普通直槽炉瓦,火力不旺,燃烧不完全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燃煤取暖器是由燃煤加热炉、蒸锅加湿器、散热器、接头、脚轮几部分组合而成(请见附图1~8)。为了解决在做饭的同时解决三间房的取暖,在烧φ100×3,φ125×2,φ150~φ200毫米的大型蜂窝煤时保持炉体的平稳,为了烟囱、出烟口、炉体内的二氧化硫液体和氧化铁皮渣排出炉外,解决炉体腐蚀问题,加热炉炉体分上下两部分:上炉体为烟道出口,炉体断面为长方筒形,似天桥跨在下炉体后半个炉膛两侧上方(请见附图1、3、5、7、),炉体重心近中心平稳,上炉体自上而下有出烟口、排渣罐、夹层水套、外接取暖出水接头、加水口、水位计、温度计、横管式热交换器、两侧有进散热器取暖的出水接口、下部两侧有与下炉体相连的进烟口、最下有排渣口,烟囱和炉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硫液体和氧化铁皮渣可从排渣罐和排渣口定期排出;下炉体为炉膛,在上炉体的中下部向前只凸出半个炉膛位,以便坐锅做饭,炉体重心近中心平稳,便如烧大型蜂窝煤,炉体外形为方筒形(请见附图2、4、6、8)或半圆筒形(请见附图12)。为了实现充分利用余热进行热水循环取暖,上下炉体外层是互通的全封闭夹层水套的水包火结构(请见附图14件号13、27)。下炉体自上而下有与上炉体相连的出烟口、夹层水套、炉盖、导火圈、封火盖、炉瓦、封火插板、卸渣机构、灰斗风门、两侧有与散热器回水接口、后下中部有外接取暖回水接头、最下有排污口、排渣口。在炉瓦和夹层水套之间设有反烧装置:一是设有一个隔烟罩,使炉膛内的高温烟气不能直接进入上炉体烟道排出,而是先进入向下烟道,再进入向上烟道,最后再进入上炉体烟道排出,这样一下一上使高温烟气先烧着炉瓦外围,后烧下炉体夹层水套外壁,最后进入上炉体烟道排出,不但大大提高炉膛的燃烧温度使煤得到充分的燃烧,既节约用煤又消烟,保温封火好,还能大大提高夹层水套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炉体下部回水温度(请见附图14);二是设有1~4根下烟管和一根上烟管,这样一下一上使高温烟气直接进入下炉体夹层水套内的水中进行热交换,同样会收到相同的热效果。因增加了烟管,会产生氧化铁皮渣,故在其烟管下后部有排渣口(请见附图16)。
本实用新型设有往复式卸渣机构,它是由活动炉篦、固定炉篦、手柄组成(请见附图15件号33、34、36)或爪式卸渣机构,它是由爪式炉篦、手柄组成(请见附图17件号36、40),使加煤卸渣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国辉,未经何国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2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