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线烧烤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871.0 | 申请日: | 2007-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华 |
主分类号: | A47J37/07 | 分类号: | A47J37/07;A21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02广东省湛江市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烧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烧烤炉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红外线烧烤炉,食物放在炉网上烧烤。炉网上有较多的油污,易染尘埃,也会开弄脏接触到炉网的衣报。现有红外线烧烤炉都被烧烤店放在桌子上使用,如果带去郊外直接放在地上使用,则显得太低,并且携带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红外线烧烤炉不适合带去郊外烧烤的缺点的的红外线烧烤炉。
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包括:外壳装在外壳里面的红外线燃烧器,接在红外线燃烧器上、旋钮露在外壳侧面的点火器,接在点火器上的进气管,位于红外线燃烧器旁外壳右内侧的盒子,装在外壳左外侧的提手。
所述红外线烧烤炉使用石油液化气。
采用这种结构的红外线烧烤炉,使用进打开折叠支架,将烧烤炉架在地上,打开盒盖,从盒子里拿出减压阀、拉出胶管,将减压阀接在石油液化气瓶上;翻开炉盖、炉盖表面可放物品,用点火器点燃红外线燃烧器,食物可放在炉网上烧烤。使用完后,盖好炉盖,保护炉网;将减压阀及胶管放回盒子里,盖好盒盖,收起折叠支架,减小体积,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红外线烧烤炉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的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的折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现有红外线烧烤炉外观示意图,炉网4在外壳1的面板上面,点火器3用来点燃红外线烧烤炉和调节火焰的大小,食物放在炉网4上烧烤。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结构的示意图。折叠支架8的螺丝84压入外壳1底部的槽板82中钮紧,将烧烤炉架在地上。翻开炉盖7,炉盖7与外壳1铰链(外壳1与炉盖7之间装有合页)的边弯成九十度72将炉盖7卡在外壳1上,使炉盖7与外壳1面板成一个平面,上面可放物品。钮动点火器将红外线燃烧器2点燃,然后调节火焰的大小;食物可放在炉网4上烧烤。
图4所示,外壳1底部的两组孔板81,一组靠外,一组靠里,折叠支架8的插销83插入孔板81的孔中。图3所示,外壳1底部的两组槽板82,一组靠外,一组靠里,折叠支架8的螺丝84压入槽板82中,钮紧螺丝84,折叠支架8被收起装在外壳1的底部。图3、图4、图5、图6所示,合上炉盖7,合上盒盖61,收起折叠支架8后减小了烧烤炉的体积。图3、图6所示,用手抓住提手9,可将烧烤炉轻松地提走。
图5、图6所示,合上炉盖7后,装在炉盖7的门闩71将炉盖7固定,避免携带烧烤炉时,由于炉盖7的自重将炉盖7打开。门闩71上的大小两个槽钢711分别装在大小炉盖7上,并且对齐。刀片712装在槽钢711内,其一端与较长的槽钢711的一端铰链,另一端超出较短的槽钢711,超出部分刀片712上装有圆柱钢713。门闩71象一把折叠小刀,用手抓住圆柱钢713将刀片712从较短的槽钢71 1中转出,门闩71被打开。
图6所示,盒子6位于外壳1的右内侧。盒盖61与外壳1铰链(即盒盖61与外壳1之间装有合页),盒盖61的中央位置装有暗锁62,暗锁62选用电气开关箱常用的暗锁62;按动按键621,锁舌622弹出,里面的锁片转到开的位置,暗锁62被打开。用手抓住锁舌622,将盒盖61拉开;然后将盒子6里面的减压阀拿出,拉出胶管。用完烧烤炉后将减压阀和胶管放回盒子6里,盖上盒盖61;然后将暗锁62的锁舌622压下去,里面的锁片转到关的位置,盒盖61被锁住。
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的进气管5结构示意图。进气管5接在点火器3上,进气管5伸入盒子6内,进气口接在胶管上。
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烧烤炉的折叠支架8的结构示意图。折叠支架8的两个方框管子的两对长边中间铰链;上宽边的一端装有插销83,可插入外壳1底部的孔板81中(图4所示);上宽边的另一端装有螺丝84,螺丝84钮入上宽边管子中的螺母里,螺丝84压入外壳1底部的槽板82中(图2、图3所示),钮紧螺丝84,折叠支架8就被装在外壳1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华,未经张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