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1824.6 | 申请日: | 200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6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庞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学良 |
| 主分类号: | F23D14/58 | 分类号: | F23D14/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墙 三环火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燃气灶上的燃烧器的改进,特别涉及一种节约能源的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它属于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燃气灶,绝大多数是由五个支锅脚组成的锅支架,而由这五个支锅脚所形成的最小直径130mm,又因为燃烧器的直径均在100mm左右,实验测量证明当点燃燃烧器,其火焰到达支锅脚周围所形成的火焰直径最小为170mm,这样五个支锅脚周围火孔的火焰,直接燃烧的不是锅和壶而是支锅脚,因此支锅脚在直接消耗燃气,造成燃气不能充分利用而浪费燃气。
再由于现有燃气灶上的燃烧器的火环配置,火孔的多少以及火孔的排列和火环之间的高低的不合理,均构成锅底不能均匀受热,也是浪费燃气的原因。
发明内容
经过反复试验证明,现有燃气灶由于存在着支锅脚被燃气直接燃烧及火圈火孔配置的不合理,是造成燃气利用率低而浪费燃气的重要原因,发明人根据以上缺陷,发明了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和避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实施该燃烧器能够使支锅脚不被燃气燃烧。并且火孔分布均匀锅底得到充分的燃烧。再是将五块防火墙占据的30个火孔的燃气输送到中环火圈内燃烧,中环火圈由原来的10个火孔,增加到本实用新型的40个火孔,由于采用了引火槽导引技术,每圈火孔的多少,火环的间距,以及燃烧器的直径各不相同都可以进行重新布局,实现了火孔和火圈分布均匀,使锅底得到均匀受热,燃气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经过试验和试用证明确实提高了燃气的利用率达到了节约燃气的效果。
(所述的三环火燃烧器是由主燃烧器上的带防火墙的外环火圈和带40个火孔的中环火圈,及副燃烧器上的内环火圈形成,燃气灶上的燃烧器都是由主,副燃烧器两部分构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其发明目地的。
一种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它是由连接在带防火墙的外环火圈和带40个火孔的中环火圈中的引火槽构成,所述的引火槽是均匀分布并连接在中外环火圈的火孔中,引火槽一端连接在外环火圈中的防火墙与防火墙之间的火孔中,另一端连接在中环火圈的火孔中。
所述的防火墙是五块不带齿型火孔的实体,并且均匀的分布在外环火圈的火孔中。
所述的引火槽,主引火槽贯串在中外环火圈的火孔中,四条副引火槽连接在中外环火圈的火孔上。
所述的中环火圈的火孔为40个。
附图说明
图1是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台式燃气灶主燃烧器的正视图。
图2是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台式燃气灶主燃烧器的正视图的左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H向结构图。
图4是沿图1中的A向防火墙的截面结构图。
图5是沿图1中的B向齿型火孔的截面结构图。
图6是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嵌入式燃气灶主燃烧器的正视图。
图7是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嵌入式燃烧气灶主燃烧器的正视图的左视图。
如图所示,其中C1,C2,C3,C4,C5为防火墙F为主引火槽D2,D3,D4,D5为副引火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带防火墙的三环火燃烧器,它是由连接在带防火墙的外环火圈和带40个火孔的中环火圈中的引火槽构成,所述的防火墙为五块参阅图1中的C1,C2,C3,C4,C5是均匀分布在外环火圈中的不带齿型火孔的实体,而锅支架上的五个支锅脚就座落在每块防火墙中间因此实现了不被燃气燃烧的设计。
所述的引火槽为五条,参阅图1中F为主引火槽参阅图1中的D2,D3,D4,D5为副引火槽。五条引火槽连接在中外环火圈的火孔中,其中主引火槽是贯串在中外环火圈的火孔中。
所述的40个火孔的中环火圈,即起到均匀燃烧锅底的作用,又因为引火槽分布在中环火圈中,又起到传导作用,它的传导过程是,当点火后首先引燃主引火槽F,并引燃中环火圈的40个火孔,同时引燃副燃烧器上的内环火圈,再由分布在40个火孔中的五条引火槽分别引燃外环火圈中五块挡火墙与挡火墙之间的火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学良,未经庞学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打印机墨盒及其压力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灯光控制发送和接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