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竹木集成材热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772.2 | 申请日: | 200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6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穆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穆国君 |
主分类号: | B27D3/00 | 分类号: | B27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山东省平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集成 热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将竹木碎料压制成高密度集成方料的热压机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木材,木材加工业已采用将竹木下脚碎料,特别是条丝状碎料,压制成高密度集成方木料材,用于家具和木地板等制作,目前一般多采用液压机进行冷压制工艺,其过程是先将预处理成细条状的碎料浸胶,将锁具置于压机模腔内,再向模腔内装满料,进行冷压,压入锁具内,锁具封口、出模,将锁具推入烘干室内烘干使胶固化,开锁具得成品。冷压工艺的缺陷在于:一是因竹木碎料未经加热软化,处于冷硬状态进行压制,其材质内易形成、存有微缝隙,材质不够致密;二是不能压制大尺寸规格的方料材,一般只可压制成其断面为10平方cm左右的料材,否则材质密度将不符合密度要求;三是需要大量压模锁具,需经烘干室内烘干使胶固化,生产效率低。也还有一种采用热压工艺的热压机,用蒸汽或导热油加热,它的缺陷在于加热不均,故只适于压制集成板材,不适合压制方料材,且耗能大,已不采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竹木集成材热压机,采用高频电加热热压工艺,压制质量好,密度高,可压制大尺寸规格的方料材,不需锁具和烘干室,生产效率高。
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一种高密度竹木集成材热压机,包括机架1、底座2、液压装置3、压头4、底座上之模腔10、加热装置、加料装置和成品出模装置,所述模腔10由二侧模板及底部模板9构成,底部模板9上表面设有金属电极板11,二侧模板及底部模板9由高频屏蔽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加热装置为高频电加热装置,包括高频发生器13、高频输出电缆24、其正极连接模腔底部电极板11,其负极连接液压机压头4。
所述高频发生器13其高频输出为微波;模腔10二侧模板包括上固定模板5和7,下活动模板6和8;下活动模板6和8其外侧表面固定有钢板22;钢板其外设有松、紧模装置17。
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浸胶竹木碎料受热其纤维发生软化,在热软化状态下进行压制,在同样压力下可压制出大尺寸规格的成料,且材质密度高,其内不存有微缝隙,可极大提高家具、地板等加工制品的质量。采用微波加热,穿透力强,由内向外均匀加热,加热快,节能。不使用锁具,不需烘干室烘干,减少了投资,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高频加热电原理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加料装置示意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为机电一体化设备,其机械部分由底座2、机架1、安装于机架上的液压装置3、液压机压头4、压头下由模板形成的模腔10构成,模板包括二侧模板5、6和7、8,上模板5和7为固定模板,下模板6和8为活动模板,还包括底部模板9,它置于底座2上,二侧及底模板均由耐压且对微波起屏蔽作用的绝缘材料制作,一般采用复合树酯板、石英砂树酯板或树酯玻璃纤维板制作。模腔10二端及上部开口,模腔室内底部模板上设阳极板11,由紫铜材料制作。该设备的电气部分包括高频发生器13,高频输出电缆24(见附图2),发生器输出正极经电缆连接模腔底部阳极板11,负极经电缆连接液压机压头4,高频发生器其输出高频为微波,模腔10形成微波加热腔。二侧模板外侧设有松、紧模装置17,它由固定锯齿斜板18与活动锯齿斜板19相对吻合构成,见附图4A-A剖视图所示,活动锯齿斜板19一端与推拉油缸20连接,推进到位为固定紧模,拉出外移时为松模,锯齿斜板为钢材质,为避免在活动锯齿斜板推拉过程中对非金属材料的屏蔽模板6和8有损坏,于模板6和8的外表面固定有钢板22,使活动锯齿斜板推拉过程,仅与钢板22表面滑动摩擦。附图1中模腔内为压制完成后的集成材12,其高度为二侧活动模板6和8高度,压制完成压机保压数小时,使胶固化,即可抬压头、松模、成品出模,因模压材浸胶,尽管模板内壁涂刷脱模剂,成品与侧模表面之间仍可有沾粘,故于松、紧模装置外侧还设有辅助松模油缸21,它的柱塞穿过锯齿斜板预设的孔(未画出)与钢板22连接,预设孔的大小可使当活动锯齿斜板移动时不受限,当压制、保压完成,活动锯齿斜板移动松模,接着辅助油缸动作,外拉侧模,使成材与侧模表面分离,然后顶推或扒拉成材出模,由滚道23卸出。压制前的加料如附图3所示,将浸胶料15装入料车14,由顶推油缸16横向顶至模腔前,再由纵向顶推油缸(未画出)顶入模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穆国君,未经穆国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磁炉的触控感应电路
- 下一篇:有线式防瘫痪保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