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寿命终止期增强保护功能的接地故障线路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148.2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2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曾诚志;曾祥国;陈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贵 |
主分类号: | H02H3/26 | 分类号: | H02H3/26;H02H3/32;H02H3/04;H01H83/14;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3256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寿命 终止 增强 保护 功能 接地 故障 线路 断路器 | ||
1.一种具有寿命终止期增强保护功能的接地故障线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1)、复位、测试及显示电路(2)、寿命终止感应(3)、寿命终止指示电路(4)和辅助电路(5),其中:
控制电路(1)的第一输入端(L)和第二输入端(N)与漏电故障信号连接,将检测到的漏电故障信号进行处理,用于控制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与使输出端(L1、N1)和输出端(L、N)连接的电源断开或接通;
复位、测试及显示电路(2)与控制电路(1)连接,用于控制和显示控制电路(1)的单元工作状态复位,并检测控制电路(1)是否有正常的漏电保护功能;
寿命终止感应电路(3)分别与控制电路(1)和寿命终止指示电路(4)连接,用于感应监视控制电路(1)中单元的工作状态;
寿命终止指示电路(4)分别与控制电路(1)、寿命终止感应电路(3)和辅助电路(5)连接,用于接收控制电路(1)中单元的异常工作状态信号,并显示告知使用者;
辅助电路(5)分别与控制电路(1)和寿命终止指示电路(4)连接,用于为控制电路(1)及寿命终止指示电路(4)提供所需的工作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1)由漏电故障检测单元(11)、集成单元(12)、整流单元(13)和脱扣单元(14)构成,其中:
漏电故障检测单元(11)包括:漏电流检测器(111)和中性线信号反应器(112);
漏电流检测器(111)包括:零序互感器(T1)、第一电容(C1)、第七电容(C7)、第四电阻(R4)、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和第十一二极管(D11);
第十一二极管(D11)与第十九电阻(R19)串连;
第十一二极管(D11)与第十九电阻(R19)之间与第十八电阻(R18)一端连接;
零序互感器(T1)的两端并接第七电容(C7)和第十一二极管(D11)与第十九电阻(R19);
零序互感器(T1)、第七电容(C7)和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
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
中性线信号反应单元(112)采用互感器(T2)、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十一电阻(R11):
在互感器(T2)两端并接有第三电容(C3),互感器(T2)将所监测到中性线上的信号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输出;
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容(C2)和第十一电阻(R11);
集成单元(12)包括:第一集成元件(IC1)、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八电容(C8);
在第一集成元件(IC1)的121脚和127脚间并联有第四电阻(R4);
第一集成元件(IC1)的123脚与主线圈(T1)一端连接;
第一集成元件(IC1)的124脚与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集成元件(IC1)的125脚与第五电容(C5)和第十电阻(R10)连接;
第一集成元件(IC1)的126脚与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四电容(C4)连接,第八电阻(R8)一端与第八电容(C8)一端连接;
第一集成元件(IC1)的127脚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
整流单元(13)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及第四二极管(D4);
第一二极管(D1)负向端和第三二极管(D3)正向端与第二输入端(N)连接;
第一二极管(D1)正向端和第二二极管(D2)正向端接地;
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的负向端与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
第二二极管(D2)负向端和第四二极管(D4)正向端接保险元件(F1)的一端;
脱扣单元(14)包括:主线圈(T3)、副线圈(T4)、第一可控硅(SCR1)、第二可控硅(SCR2)、第五二极管(D5)、第七电阻(R7)、第六电容(C6);
第一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与第一集成元件(IC1)的125脚连接;
在第五二极管(D5)的负向端和接地端之间有第一可控硅(SCR1)与第七电阻(R7)和第六电容(C6)并联连接;
第五二极管(D5)正向端与主线圈(T3)一端连接,主线圈(T3)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向端和保险元件(F1)的一端连接;
副线圈(T4)是作为主线圈(T3)不起作用情况下工作;副线圈(T4)一端与第二可控硅(SCR2)负向端连接,副线圈(T4)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N1)连接,第二可控硅(SCR2)正向端与第一输出端(L1)连接;第二可控硅(SCR2)控制端与第十五电阻(R1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贵,未经陈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1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式散热风扇
- 下一篇:杏丹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