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制革转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1054.5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1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伟雄 |
主分类号: | C14B17/14 | 分类号: | C14B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0000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制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革机内部装置,尤其是一种制革机内部用于对皮革进行清洗处理的转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制革转鼓内部只有一个腔体,需要进行处理的皮革放置在该腔体以后,加入所需的化学药剂和水,然后转鼓开始转动,对皮革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是上述的转鼓在转动的过程中,皮革会由于在旋转的同时浮游而产生相互的缠绕,从而造成化学药剂渗透不均匀。另外,为了保证处理的质量,通常不能在转鼓内放置过多皮革,否则转动处理的效果极为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制革转鼓存在的处理皮革效率低、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转鼓内部设置转架的新型全自动制革转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制革转鼓,包括木制外壳和不锈钢内胆,所述的不锈钢内胆的内部设置有一个Y型穿孔分隔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Y型穿孔分隔板,包括一个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三块隔板。所述的隔板呈波浪状,且在板面上设置有复数多个透水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转轴为一个截面呈正六边形的中空水槽,且内部被平均的分隔为六个空间,不锈钢内胆的底面和顶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导水槽,每个导水槽的一端与不锈钢内胆的胆壁相连接,另一端与转轴上的中空空间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不锈钢内胆的胆壁外表面设置有三条隔水板,且每个隔水板连接底面和顶面的各一个导水槽。
优选的是,所述的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水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不锈钢内胆的壁上设有透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Y型穿孔分隔板把皮革分成三格缩减了皮革的活动空间,当皮革转到下半部时大大减少皮革在液体中浮游时互相缠绕而产生的化工材料渗透不均匀的情况。当皮革转到上半部时完全离开了液体,由于转鼓的转动使得皮革与Y型隔板直接互相拍打从而增强了渗透力,缩短了工艺时间;其次,选用光滑的不锈钢做内胆不会划伤皮革表面,选用木材做外壳可以保持转鼓内部的温度,大大减少能源的损耗;再次,配有全自动控制的电脑操作系统所以在工艺过程中能实现了自动计量加水,自动恒温,自动加料。自动排水等功能。另外,该转鼓由于分隔成三等份因而运转力均匀而且皮革在转鼓转动时轮流浸泡,所以装载量比同尺寸的传统木转鼓大2到3倍。而水,电可以省约25%,人力和时间都相应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带有水流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不锈钢转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全自动制革转鼓,包括木制外壳1和不锈钢内胆2,所述的不锈钢内胆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Y型穿孔分隔板3。所述的Y型穿孔分隔板3,包括一个转轴4和设置在转轴上的三块隔板5。所述的隔板5呈波浪状,且在板面上设置有复数多个透水孔6。所述的转轴4为一个截面呈正六边形的中空水槽,且内部被平均的分隔为六个空间,不锈钢内胆2的底面和顶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导水槽7,每个导水槽7的一端与不锈钢内胆2的胆壁相连接,另一端与转轴4上的中空空间相连接。所述的不锈钢内胆2的胆壁外表面设置有三条隔水板8,且每个隔水板8连接底面和顶面的各一个导水槽7。所述的转轴4的一端连接有一个带有进料口9和出水阀10的水流循环装置。所述的不锈钢内胆2的壁上也设有透水孔6。
使用时,将皮革分别放置到由Y型穿孔分隔板3分隔开的三个空间内,并对转鼓内部注水。随后,内部的不锈钢转鼓2开始转动,Y型穿孔分隔板3带动皮革转动,转动过程中,处于底部的空间开始向上转动时,由于隔水板8的作用,带起的水会从导水槽7进入Y型穿孔分隔板3的中空转轴4,再进入水流循环装置,并与进料口9的化学药剂混合,接着在返回中空转轴,从导水槽7流回转鼓内部。当清洗处理完毕,继续转动转鼓并打开出水阀10,水流从出水阀10完全流出后停下转鼓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伟雄,未经黄伟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1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体认证系统以及方法
- 下一篇:具有体接触的并联场效应晶体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