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砭灸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0964.1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54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颐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颐农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A61H39/08;A61N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砭灸治疗仪,尤其涉及一种将砭具与电子温灸热疗法相结合的砭灸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灸法与针刺同属于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范畴,人们习惯称之为针灸疗法。针法是利用金属针体刺入皮肤或体表穴位的疗法。灸法是利用某种易燃物质与药物一起放在人体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温熨或贴敷,借助火的温和热性,通过活络穴位的作用,进行温通气血,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砭石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非药物医疗保健方法,产生于石器时代。砭石疗法最早见诸文字记载当居《马王堆帛书》和《黄帝内经》。《马王堆帛书》记载“用砭启脉者必如式,痛肿有浓,则称其大小而为之砭”。司马迁所著《史记》中有一篇记载春秋时代和西汉名医的传记《扁鹊仓公列传》其中精彩记录了扁鹊用砭石给虢太子治病的故事。砭石疗法因其治疗过程中对砭具及医生的操作要求较高,现今已经失传。
传统的灸法需要采用明火,并烧灼到适当温度,其操作难度高,且无再现性,不同的医生操作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差别较大。烧灼的温度不易控制,常常会发生灼伤事故。传统的砭石疗法失传是中医的一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砭灸治疗仪,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稳定,不易发生灼伤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砭灸治疗仪,包括控制电路、发热元件、砭石治疗盘和温度提示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由电源供电,发热元件与控制电路连接,砭石治疗盘设置在发热元件上,温度提示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和热敏电阻,所述继电器分别与热敏电阻和发热元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采用JRC-23F。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元件采用PTC发热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砭石治疗盘采用木鱼石材料制作,为微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提示电路包括第五三极管和扬声器,所述第五三极管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五三极管的输出端与扬声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采用直流12V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采用明火,直接采用电子加温将电能转化为发热元件的热能,再由发热元件将热能辐射到砭石治疗盘上,激活砭石内的微量元素,使其发出的超声波脉冲处于均匀释放的物理状态,通过超声波疏通经络,改善循环,抑制癌细胞等有害物的生长,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能够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本治疗仪将传统的砭石疗法、灸法与现代电子技术相结合,使用操作方便,其治疗手段和效果具有再现性,治疗效果稳定。可以选择控制砭石治疗盘上的温度,避免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灼伤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砭灸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砭灸治疗仪中控制电路和温度提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砭灸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电路1、发热元件2、砭石治疗盘3和温度提示电路4,所述控制电路1由电源供电,发热元件2与控制电路1连接,砭石治疗盘3设置在发热元件2上,温度提示电路4与控制电路1连接。直接采用电子加温将电能转化为发热元件2的热能,再由发热元件2将热能辐射到砭石治疗盘3上,激活砭石治疗盘3内的微量元素,使其发出的超声波脉冲处于均匀释放的物理状态,通过超声波疏通经络,改善循环,抑制癌细胞等有害物的生长,消除体内多余的脂肪,能够对多种疾病进行治疗。所述发热元件2优选采用PTC发热元件,其能量转化率高,热量辐射均匀。所述砭石治疗盘3优选采用天然木鱼石材料制作,为微晶结构,木鱼石内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其平均超声脉冲数为2480次/秒,频率范围在20-1000KHz之间。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砭灸治疗仪中控制电路和温度提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电源优选采用直流12V电源,采用低压直流电源非常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颐农,未经张颐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