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硫变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0680.2 | 申请日: | 2007-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4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荣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荣村 |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G01N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瑾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硫变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试验用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准确地测出橡胶或类似聚合物的硫变仪。
背景技术
橡胶或类似聚合物原料一般为直链状高分子物质,必须经过硫化作业才能变成网状架桥结构,进而产生良好的弹性、耐油性、耐水性等等,所以硫化程度关系到橡胶或类似聚合物制品的优劣,因此硫化实验数据就可以作为品检或调整硫化剂配方的依据。
图1和图2所示为两种现有硫变仪,其是在一下内模105、一下外模106上方设有一上内模115、一上外模116,且分别由两个温度控制器来控制其温度的稳定性;该下内模105、下外模106设置在一底座107上方,上内模115、上外模116则相对设置在一上固定板102下方;在上模具115、116与上固定板102间、下模具105、106与驱动轴108间分别安装有电热片103,用于提供实验中所需的温度;上模具直接连结至扭力检测器101,通过扭力检测器101将可得知扭力的变化情形。
又该底座107通过轴承104在其下方装设有一驱动轴108,该驱动轴108上横设有第一连杆109,该第一连杆109通过插销110与一摇摆驱动装置相连结,该摇摆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连杆111以及马达驱动装置112。
借助上述结构,当设定好实验中所需温度后,待测试物料放置在上模具115、116与下模具105、106间,且使上模具115、116与下模具105、106互相靠合形成闭模。利用该摇摆驱动装置111、112驱动连杆109及驱动轴108,使下模具105、106与一对上模具115、116产生固定角度的往覆摆荡,而上模具115、116本身不动,将该上、下模具115、116、105、106加热,使待测试物料中的硫化剂开始反应,这样待测试物料中高分子架桥的数目渐渐增大,待测试物料的弹性率也越来越大,由该扭力检测器测量出此扭矩数值,而该扭矩数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代表其硫化程度。
现有硫变仪都是单纯的只有一组上、下模具,且只有一组扭力检测器的感测,故在做实验时,一次仅能做一个试件,并对该个试件的数据进行分析,当需针对不同材质做实验时,需要重新设定温度,等温度稳定后,方可进行实验,最后得到一个试件的硫化程序,致其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硫变仪。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硫变仪包括:
两组或多组上、下模具总成,其用以放置待测试物;
与上、下模具总成组数对应的扭力检测器,其分别与对应的上模具总成连接,用以测量放置该待测试物的该模具的扭力变化,以得知该待测试物的硫化程度;
一讯号处理器与一微电脑计算机与所述扭力检测器连接,用以计算、分析并显示硫变仪测得的数值;
一摇摆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的两组或多组下模具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硫变仪动力来源于一摇摆驱动装置提供给两组或多组模具使用,在同一底座上增加两组或多组的扭力检测器的感测,并由一组讯号处理器接收,同时连接一微电脑计算机用以计算、分析并显示硫变仪测得的数值,所以可以同时实验两个或多个试件,也可同时做两种或多种不同材质的试件,如果实验温度不同,在本实用新型的硫变仪上,也可同时上机器做实验,工作效率将可大幅提升,同时可降低工厂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硫变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硫变仪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硫变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硫变仪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硫变仪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硫变仪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扭力检测器 102上固定板
103电热片 104轴承
105下内模 106下外模
107底座 108驱动轴
109第一连杆 110插销
111第二连杆 112马达驱动装置
115上内模 116上外模
201扭力检测器 203上模具总成
204轴承 205第一连杆
206第二连杆 207马达驱动装置
208插销 209驱动轴
210底座 211下模具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荣村,未经高荣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