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翼翼梢反方向旋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0544.3 | 申请日: | 200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6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雷良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良榆 |
主分类号: | B64C7/00 | 分类号: | B64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6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翼 翼梢 方向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少飞机机翼诱导阻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在飞行中,其机翼的诱导阻力,约占巡航飞行阻力的40%,因此减少诱导阻力,对提高整个飞机的气动性能和经济性,具有重大的意义。一般机翼展弦比愈大,诱导阻力愈小,但结构重量也随之增大。另一种方式是采取更好的翼型。按照机翼产生诱导阻力的原理,有的在机翼翼梢加装垂直端板,以抑制翼梢下游形成自由尾涡,起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大。有的将尾翼(包括方向舵)装在机翼翼梢处,但减阻效果也不显著。20世纪70年代,R·T惠特科姆提出“翼梢小翼”减阻方案。以后经有关研究试验,证实合理形状、结构和布置的翼梢小翼,可使诱导阻力减少20%--25%,这大致相当于机翼的升阻比可提高约7%,从而相应提高飞机的经济性,已开始应用于运输机、客机等飞机上。但仍不能进一步大幅度降低飞行中的诱导阻力,同时翼梢小翼影响机翼结构重量,本身还有一定的空气阻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机翼减阻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研究创新了一种机翼翼梢反方向旋流装置,这种装置在翼梢产生的旋流,与原机翼在飞行中自下翼面绕翼梢向上翼面流动旋流方向相反。大大抑制翼梢下游涡流(尾涡)的产生,可进一步较大幅度降低其诱导阻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机翼飞机两端翼梢处,各连接一个特定的旋流套,旋流套内开孔(条状缝孔)连接导管,从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压气机部分引出少量压缩空气,通过控制阀和导管,经条形缝孔沿切向进入旋流套内,产生旋转流动,同时压缩空气沿旋流套外罩,经外喷口向下喷出形成射流,和旋流套前方进气汇合,组成旋流,其方向与原机翼从下翼面绕过翼梢流向上翼面的旋流方向相反、抑制、消除翼梢下游气流中的自由尾涡,达到减少诱导阻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本上不影响原有的机翼和动力结构,装置简单管状的旋流套,只从普通燃气涡轮压气机部分引出很少量的压缩空气(一般不超过其总量的1%)。以在翼梢部位产生适量的反向旋流,诱导阻力约可降低30%--40%,而且其流动还产生一定附加的推力和升力,整个装置简单、可靠、重量轻。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图1),旋流套(7)位于飞机机翼(5)的两端,机翼内装有导管(6),导管一端通过控制阀(2),与发动机(燃气涡轮等)压气机引出管连接。导管另一端连接旋流套(7)及其上方的外罩(8)。构成从压气机引出,经控制阀(2)、导管(6)至旋流套(7)的连通管道。发动机(1)压气机引出少量压缩空气,(流速为VR),经由此管道流入旋流套(7)与外罩(8)之间的空隙,(图1--图4),气流分两路,一路流至旋流套条缝形内喷口(10),沿切线方向以速度VA喷射入旋流套。使气流在旋流套内旋转(旋流)。另一路则沿外罩与旋流套之间空隙继续流动,从条缝形外喷口以速度VB向下喷出,形成条缝附壁射流(如图中各箭头所示方向)。根据附壁射流特性,此流将诱导卷吸附近大量空气贴附旋流套外套流动。方向正好与机翼下翼面(4)与上翼面(3)压力差,所导致绕翼梢向上流动方向相反(图3中VC箭头),同时旋流套(7)旋流亦与原机翼翼梢后缘向下游的自由尾涡流动方向相反。加之前方以速度V流进旋流套的气流汇合一起,使产生涡流作用减弱,接近基本消失,使翼梢附近及后部气流,形成以速度VX平行地以比较平直向后流动。效果更接近空气流过无限长机翼的情形。各翼剖面相对来流方向向下偏转的下洗角减小。与此垂直来流总的空气动力方向向后偏转程度也缩小,结果实际攻角更接近几何攻角,对迎面来流方向产生的分力即诱导阻力随之减小。适当的设计可使此诱导阻力减少30%--40%,相当于机翼实际升阻比提高约10%--15%。
同时,通过旋流套的气流,能产生一定附加的推力,而旋流套外套条缝形喷口向下的空气喷射,还产生一定的附加升力。
飞行中进入涡流套(7)及其外罩(8)的压缩空气的流量通过控制阀(2)控制,其耗气量一般较少(一般不超过发动机压气机流量的1%)。操纵两侧机翼两个控制阀不同的开闭程度,可使两侧翼梢涡流套装置的流量、流速不同,两侧翼梢产生附加推力、侧升力也不同,由此可进一步比较精确操纵飞机的飞行状态,提高飞机的操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良榆,未经雷良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形刀的弯曲成型加工装置的连接装置
- 下一篇:防溢水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