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鱼钩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40500.0 | 申请日: | 2007-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7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惠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道维施建光 |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 地址: | 4300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鱼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具体为一种新型鱼钩。
背景技术
传统的鱼钩在钩体的尖端内侧设有一个倒刺,当钓饵被鱼吞入后,鱼钩的尖端刺入鱼嘴部内侧,倒刺起到防止鱼钩脱离的作用,使鱼不易从钓钩上挣脱。另外,为了缩短取钩的时间和避免对鱼造成过度的伤害,现今还存在一种没有倒刺的鱼钩,从而可以更加方便的将鱼钩从鱼嘴中取出。但上述两种鱼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在钩体挂上鱼饵投入水中后,由于活饵(蚯蚓、小虾、昆虫等)在鱼钩上挣扎,比较容易从钩体上脱落,这就对垂钓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鱼钩的缺陷,提供一种鱼饵不易脱落的新型鱼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鱼钩,包括一个钩状本体,钩状本体的上端与鱼线的连接处呈扁平状,其中,在钩尖的外侧设有一个倒刺。
如上所述的新型鱼钩,其中,倒刺的长度为0.5mm~0.7mm。
本实用新型将鱼钩倒刺设置在钩尖的外侧,且比普通钩的倒刺稍短,在鱼上钩时“贯通能力”非常好。更为主要的是,外侧倒刺的结构设计使活体鱼饵不易从钩体上脱落,钓鱼的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钩体 2.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新型鱼钩包括一个钩状本体1,钩状本体1的上端与鱼线的连接处呈扁平状,在钩尖的外侧设有一个倒刺2,倒刺的长度为0.5mm~0.7mm,如0.5mm、0.6mm、0.7mm均可以选用。通过实践证明,不论是使用活蚯蚓、活虾、鱼片、贝类、虫子还是拌饵,与原有钓钩相比,钩挂在本实用新型鱼钩上的鱼饵都不容易脱落。与原来同型号的钓钩相比,因为它的倒刺在外侧,比普通钩稍短,所以在鱼上钩时的“贯通能力”非常好,钓鱼的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道维施建光,未经刘道维施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