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移顶梁组合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0203.6 | 申请日: | 200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5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生;尹冬晨;姚贵英;崔汉涛;董润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生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38河北省邯郸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梁 组合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地下开采工作面使用的支护设备,是用于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的滑移式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悬移顶梁液压支架是介于单体液压支柱加铰接顶梁和综采支架之间的一种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具有适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能实现自移的特点,在一些中小煤矿得到广泛采用。它在架内通过挠性四连杆滑移机构将左右顶梁连接在一起,没有底座,邻架之间没有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歪斜、倒架、埋柱、插底等问题,特别是当一个支架发生倒架,很更容易引发邻架倒架,形成连锁反应,对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软地板、压力大、大倾角工作面使用的带底座,可有效避免出现插底、埋柱问题的,高稳定性的悬移顶梁组合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一种悬移顶梁组合支架,主要由主梁、副梁、立柱、底座、前滑块、后滑块和推移油缸组成。
在底座与主梁或副梁之间设置两到三个立柱,立柱两端分别与两者通过球铰或销轴连接,主梁、副梁的右侧均设有前后两个铅垂T型导向槽,左侧上盖板、下盖板边缘均设有水平导向槽,前滑块、后滑块分别由T型头和块体通过销轴或螺栓刚性联接,其右端为水平导向头,与主梁水平导向槽形成水平滑移连接,起支架推移的导向作用,左端为T型导向头,与副梁梁纵向T型滑槽形成铅垂滑移连接,保证主梁、副梁可上下相互错动,起升、降架导向作用,推移油缸一端与前滑块铰接,另一端与主梁右侧板上的耳座铰接,在移架时使用。
由于悬移顶梁组合支架设置了底座,还可在底座或后立柱上设置挡矸板或挡矸帘,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插底和埋柱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前、后滑块与主、副梁及推移油缸构成了新型推移机构,可形成一种新型的基本的悬移顶梁支架单元体,多个悬移顶梁支架单元体又通过特种滑块连成一个整体,构成悬移顶梁组合支架。这种支架具有结构简单、组合方便、重量轻、强度高、稳定性强,便于装、拆、运作业,可用于机采、炮采、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尤其适用于软地板、倾斜煤层的回采工作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悬移顶梁组合支架装配主视图A-A剖面剖视图
图2是悬移顶梁组合支架A-A剖面剖视图
图3是悬移顶梁组合支架B-B剖面剖视图
图4是悬移顶梁组合支架C-C剖面剖视图
图5是前滑块结构图,a、b、c分别为其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图6是后滑块结构图,a、b、c分别为其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图中,1.主梁 2.副梁 3.立柱 4.底座 5.前滑块 6.后滑块 7.推移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主要由主梁1、副梁2、立柱3、底座4、前滑块5、后滑块6、推移油缸7组成。底座4、主梁1或副梁2分别与立柱3采用球铰或销轴连接,前滑块5和后滑块6右端为水平导向头,左端为T型导向头,每个主梁1和副梁2的右侧设置了前后两个铅垂T型导向槽槽,左侧上盖板、下盖板边缘设有水平导向槽,前后滑块1、后滑块2的右端水平导向头与主梁1水平导向槽形成水平滑移连接,另一端T型导向头与副梁2铅垂T型导向槽形成铅垂滑移连接,同时将主梁1、副梁2横向连接在一起,推移油缸7一端与前滑块5铰接,另一端与主梁1右侧板上的耳座铰接,一组主梁1、副梁2、立柱3、底座4、前滑块5、后滑块6和推移油缸7构成一个基本的悬移顶梁支架单元体,将多个悬移顶梁支架单元体按主梁、副梁、主梁、副梁顺序排列,单元体之间用后滑块6或前滑块5连接起来便连成一个整体,构成悬移顶梁组合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过程如下:将若干个悬移顶梁组合支架沿回采工作面按主梁、副梁顺序依次排开,操控立柱3升柱,使主梁1、副梁2支撑顶板,并保持一定的支撑力,支架进入工作状态。当需要移架时,如从某一悬移顶梁组合支架由右向左依次移架,首先操控右数第一个悬移顶梁支架单元体移架,将副梁2下方立柱3卸载缩柱,使副梁2、底座4分别脱离顶板、底板一定距离,操控本单元体推移油缸7伸展,活塞杆推动前滑块5并带动副梁2前移,到达规定位置后,操控副梁2下方立柱3升柱,直到其副梁2、底座4分别接触顶板、地板,并保持一定的支撑力,进入支撑工作状态,然后操控本单元体主梁1下方的立柱3卸载缩柱,使主梁1及底座4分别脱离顶板、底板一定距离,操控推移油缸收缩,缸体拉动主梁1前移,到达规定位置后,操控立柱3升柱,直到其主梁1及其底座4接触顶板、地板,保持一定的支撑力,进入支撑工作状态;而后按照以上程序操控第二个悬移顶梁支架单元体移架,直到本悬移顶梁组合支架移架全部完成;如果是由左向右移架,须按着隔梁移架方式,即按先移副梁2后移主梁1的次序移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生,未经李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40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污水处理离心鼓风机
- 下一篇:手摇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