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释放防喷筛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929.8 | 申请日: | 200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0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升;任显杰;郭静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东升;任显杰;郭静文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517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释放 防喷筛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井下专用工具,具体是:防释放防喷筛管。
背景技术:
水井作业施工时,由于水井长期注水,地层压力大。在施工下完井管柱的过程中地层水通过筛管、球座进入管柱内,在下放速度及地层压力的作用下使封隔器中途释放。必须起出重新施工。增加该井的施工费用,影响作业施工进度。此外井内的污水从筛管、球座、管柱返到地面给环境造成污染,还造成安全隐患,给交井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水井完井时封隔器中途释放及井内压力大,污油污水经管柱内返到地面给环境造成污染难题,研制了防释放防喷筛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防释放防喷筛管由上接头、弹簧、中心管、衬套、挡环、活动块、中心管孔、衬套孔、中心管长、短槽、衬套长、短槽组成,上接头上端为油管母扣,下端与中心管连接,中心管上有规则的孔,中心管下端外侧有长、短型槽,中心管最下端是挡环,中心管外侧是衬套,衬套上端与弹簧接触,衬套上有规则的孔,衬套下端内侧有长、短型槽,衬套最下端与活动块接触,通过活动块的推动使衬套的长、短槽与中心管的长、短槽相互配合,当两槽处在长槽时,中心管的孔与衬套的孔错开,达到阻止液体进入管柱内。当两槽处在短槽里时,中心管的孔与衬套的孔相互重合,使之恢复筛管的作用。
使用时,将防释放防喷筛管接到管柱的最下端,下时中心管的孔与衬套的孔错开,阻止液体进入管柱内,从而达到防释放防喷的目的。在完井管柱的基础上加深油管到井底。这时活动块推动衬套运动,当中心管的短槽与衬套的短槽吻合时,中心管的孔与衬套的孔相互重合,使之恢复筛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防止水井在完井的时候封隔器中途释放,防止地层压力大污油污水经管柱返到地面。减少环境污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加工成本低,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半剖视图。
图1中1-上接头,2-弹簧,3-中心管,4-衬套,5-中心管孔,6-衬套孔,7-挡环,8-活动块。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心管下端外侧槽及衬套下端内侧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9-中心管长、短槽,10-衬套长、短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半剖视图,由图所示,防释放防喷筛管由上接头(1)、弹簧(2)、中心管(3)、中心管圆面有规则的孔(5)、衬套(4)、衬套圆面有孔(6)、中心管下端外侧有长、短型槽(9),衬套下端内侧有长、短型槽(10),挡环(7)、活动块(8)组成。上接头内有螺纹上端与球座连接,上接头下端与中心管连接,中心管圆面有规则的孔,中心管上端有弹簧,中心管下端外侧长、短型槽,中心管最下端是挡环,中心管外侧是衬套,衬套平面有规则的孔,衬套上端与弹簧接触,衬套下端有长、短型槽。衬套下端内侧的长、短型槽与中心管外侧的长、短槽吻合。衬套下端的平面与活动块接触。通过外力作用使活动块推动衬套运动,当衬套的长槽与中心管的长槽接触时,中心管的孔与衬套的孔错开,达到阻止液体进入管柱内,从而达到水井防释放防喷的效果,减少污油污水返到地面,减少环境污染。。当两槽处在短槽里时,中心管的孔与衬套的孔相互重合,发挥筛管的作用。
图2是本实用新型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提供了中心管下端外侧不可见的9-中心管长、短槽及衬套下端内侧10-衬套长、短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东升;任显杰;郭静文,未经郭东升;任显杰;郭静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