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盖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692.3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5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昆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证太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H05K7/1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单兆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类,特别涉及一种滑盖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一般常用的滑盖A,其上盖A1设有滑动部A4,该滑动部A4内设置有穿槽A3,该穿槽A3与底板A2所设置的杆体A5相互配合,可供上盖A1与底板A2相互作动,然而该杆体A5为另外开模铸作而成,其制作成本较高,又提供滑盖A滑动后固定的弹性元件A6为单一设计,其连结于底板A2及上盖A1,经推移底板A2及上盖A1,使弹性元件A6产生弹性压缩进而旋转,然而该单一弹性元件的设计,经过长久使用后易产生弹性疲乏,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盖结构改良,解决了常用滑盖单一弹性元件,长期使用易产生弹性疲乏,及供上盖滑动的杆体需另开模铸作,耗工费时且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上盖、一底板及两弹性元件,该上盖两侧设有凹槽,与底板两侧所设的凸条相互配合,该凸条于凹槽内滑动,该滑盖还设有二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与上盖互相枢设,另一端与底板互相枢设,藉由推移底板与上盖使其所连接的弹性元件藉由弹性压缩而产生旋转,以达到改变上盖与底板的相对位置,使滑盖滑动;其中,弹性元件的设置为两端分别以水平方向枢设于上盖与底板,该弹性元件的弯折方式利于推移上盖与底板时,使滑盖达到滑动的效果;上盖及底板穿设有固定孔,供固定件穿过弹性元件两侧的钩端后,再穿入固定孔将弹性元件固定于上盖及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具有两弹性元件,可延缓弹性疲乏的情形;不需另开模铸造杆体,节省制作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滑盖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滑盖B包括有上盖B1、底板B2及弹性元件C,其中上盖B1与底板B2设有穿孔B6,该穿孔B6与固定件B3可相互配合,上盖B1与底板B2通过对称设置的弹性元件C连结,该弹性元件C的两侧设置有钩体C1,弹性元件设有弯折部C2,固定件B3穿过该钩体C1,且该钩体C1绕固于固定件B3,以利固定件B3穿射固定于底板B2及上盖B1,弹性元件C的弯折部C2为螺旋状,受外力推移时该弹性元件C产生弹力压缩使弯折部C2产生一弹力使弹性元件C产生旋转,此时底板B2两侧所设置的凸条B4也可沿上盖B1两侧所设置的凹槽B5滑动,使上盖B1与底板B2的相对位置改变,而使滑盖B滑动。
如附图3至附图5所示,手机D的底板B2与手机的上壳D1结合,上盖B1与手机的底壳D2结合,手机D的滑盖在未开启时,手机的上壳D1与底壳D2叠合,此时手机D的按键D3为隐藏状态,推移手机的上壳D1,藉由上盖B1与底板B2所设置的弹性元件C,其弯折部C2藉由本身的弹性,使弹性元件C旋转,使上壳D1内部的底板B2与底壳D2内的上盖B1相对位置改变,底壳D2内的上盖B1其位置不变,此时上壳D1移向手机D的一侧,并使设置在底壳D2上方的按键D3露出以供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证太企业有限公司,未经证太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糊及电子零部件
- 下一篇:糊浆组成物、电极和具有该电极的太阳电池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