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触头系统连接机构及使用该连接机构的触头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39623.2 | 申请日: | 2007-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0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章;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H01H7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亮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系统 连接 机构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断路器触头系统的连接机构,以及使用该连接机构的触头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断路器主要用于承担配电线路和设备的过载、欠电压、短路保护等用途。空气断路器是以空气为消弧媒介,有计划地执行低压线路的接送电、绝缘、断电等操作,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迅速、自动地切断电源的重要的保护装置。空气断路器通常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和保护装置等组成。
空气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闭合或断开供应电能的电路,从而实现供电、断电和转换电路的功能。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断路器触头系统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常用的触头系统包括主轴1、下连杆4、接触支撑5、上连杆6、辅轴7、轴8、动触头9、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主轴1穿过上连杆6的一端与上连杆6连接,上连杆6的另一端借助于辅轴7与下连杆4的一端相连接。轴8固定在接触支撑5上。下连杆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孔,将轴8穿过该孔从而使下连杆4固定在轴8上。当断路器闭合操作时,主轴1带动上连杆4和下连杆6运动,从而推动轴8和触头支撑5绕着第一转轴11逆时针转动,当动触头9与静触头10接触后,动触头9绕第二转轴12顺时针转动并压缩弹簧14,从而产生一定的触头压力,确保断路器可靠地闭合。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触头系统中,下连杆4和触头支撑5上的轴8之间的连接采用了孔栓式的固定连接方式。在装配维修时,特别是在需要拆卸上、下连杆进行维修时,要拆卸整个触头系统才能够将上、下连杆取出。因此,这种固定式的连接方式对于装配和维修均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断路器触头系统装配和维修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断路器触头系统的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杆,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主轴和辅轴;下连杆,其中一端通过所述辅轴与上连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固定于触头支撑上的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连杆的另一端为钩状部分,该钩状部分将轴钩于其中,从而带动轴和触头支撑一起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所述触头支撑上开设螺孔,使所述的下连杆的钩状部分位于该螺孔与所述的轴之间,在该螺孔内设置螺栓来防止所述下连杆的钩状部分与轴相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螺栓的端面与下连杆的钩状部分之间的距离为1-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辅轴上还设有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上连杆和下连杆相连接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含如上所述的连接机构的空气断路器触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系统采用了钩式的连接结构代替了以往的孔栓式固定连接,这种连接结构具有紧凑的结构、易于安装并具有很高的操作可靠性。这种钩式结构比以往的孔栓式连接更易于拆卸,从而显著提高了维修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断路器触头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触头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触头系统如图2所示。触头系统包括主轴1、螺栓2、扭转弹簧3、下连杆4、接触支撑5、上连杆6、辅轴7、轴8、动触头9、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
如图2所示,主轴1穿过上连杆6的一端与上连杆6连接,上连杆6的另一端借助于辅轴7与下连杆4的一端相连接。轴8固定在接触支撑5内。下连杆4的另一端是钩状部分13,该钩状部分13钩住轴8从而带动轴8和接触支撑5一起运动。这种钩状结构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孔式结构是不同的,这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所在。辅轴7上设置有扭转弹簧3,扭转弹簧3的两端抵住上连杆6和下连杆4的端部,从而实现上连杆6和下连杆4的联动。通过这种方式,赋予钩状部分13一个向下的压力,从而在安装时易于使钩状部分13将轴8套在其内部。
如图2所示,在接触支撑5的顶部上开设螺孔15,该螺孔15位于钩状部分13的上方,并位于钩状部分13和轴8之间。为了避免在闭合期间钩状部分13与轴8脱离,可从接触支撑5的外部将螺栓2旋入螺孔中,使螺栓2的端面与下连杆4的钩状部分13靠近,从而防止了钩状部分13在工作中与轴8脱离。螺栓2的端面与钩状部分13之间间隔了一定的距离,例如1-2mm,这使得螺栓2不会妨碍钩状部分13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