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塑料座体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611.X | 申请日: | 200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6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周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周旋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达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塑料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指一种电连接器的塑料座体构造。
背景技术
中央处理器(CPU)连接器由于端子数量甚多,为了与主机板有良好的电连接效果而设计成锡球接点,请参阅图1(以斜线示意底面的面积),即于塑料座体10底面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锡球槽11,每一锡球槽11自一边缘起一大半约2/3面积设有底面12藉以支撑一锡球,仅一侧约1/3为透孔13与端子槽相通。
传统的设计有以下缺点:由于锡球槽11的底面12与三边相连接,连接二个角落,使得塑料座体10在射出成型时会因塑料缩水时的应力而产生变形,由于锡球槽的数量极多故很容易受塑料缩水时的应力影响而产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塑料座体构造,可达到在射出成型时减少塑料缩水的应力,避免锡球槽因塑料缩水时的应力影响而产生变形。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塑料座体构造,其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端子槽,其底面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锡球槽,每一锡球槽连通一端子槽,该锡球槽设有底面藉以支撑一锡球;其特征在于该底面连接于锡球槽一边中段,使该底面的两侧呈透孔与端子槽相通。
藉由以上构造,可达到在射出成型时减少塑料缩水的应力,避免锡球槽因塑料缩水时的应力影响而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其中:
图1是传统电连接器的塑料座体底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底座底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底座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底座底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底座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底座底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底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实施例为一种CPU连接器,其塑料座体包括有相互盖合的一上盖20及一底座30,该底座30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端子槽31且底面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锡球槽32,每一锡球槽32连通一端子槽31,该锡球槽32设有底面33(图3中以斜线示意底面的面积)藉以支撑一锡球40,该底面33呈球面状且连接于锡球槽32二对应边中段,使该底面33的两侧呈透孔34与端子槽31相通,且底面33中间亦呈透孔35,使得底面33的两侧透孔34连中间的透孔35形成一工字形透孔。
藉由以上构造,由于锡球槽32的底面33分成二块仅各连接于一边的中段,更加没有连接到角落,故在塑料射出成型时可大幅减少塑料缩水的应力,避免锡球槽因塑料缩水时的应力影响而产生变形。
请参阅图5及图6(图5中以斜线示意底面的面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底面33的中间没有设透孔而呈一横肋。
请参阅图7及图8(图7中以斜线示意底面的面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该底面33仅连接于锡球槽32一边中段。
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以下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上盖20 底座30 端子槽31 锡球槽32
底面33 锡球40 透孔34 透孔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周旋,未经蔡周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6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种车辆
- 下一篇:双管口填料式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