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计费自动灌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322.X | 申请日: | 200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8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尹凤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特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计费 自动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智能计费自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北方农田灌溉大部分通过地面上主干渠、分渠,后分流入于一家一户的田地里进行农作物的浇灌。每逢结算水费时,收费员需挨门逐户去收取。为此收费员工作量大,操作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农田灌溉多用户用水,每个用户地块面积小、种植作物种类多及收费员收取水费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研制出一种智能计费自动灌溉装置,既由专门灌溉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利用智能IC卡,中央控制技术对田间灌溉网的轮灌组进行控制监测,实现合理的灌溉,满足了自动化灌溉技术在一家一户为单元的这种农业体制下推广应用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计费自动灌溉装置,主要由泵或电子控制阀门、IC卡电表、中央控制器、首部系统、田间灌溉管网组成。泵或电子控制阀门与首部系统、田间灌溉管网用PVC干管连接;田间灌溉管网中,PE毛管上装有灌水器并与PE支管相连,再过田间电子控制阀门、水表与PVC干管相连通;中央控制器与泵或电子控制阀门、IC卡电表、首部系统、田间电子控制阀门用导线连接,中央控制器上有控制开关,通过PVC干管与田间灌溉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计费自动灌溉装置中央控制器对多个轮灌组进行分别控制,由智能IC卡预付水电费用,对不同轮灌组进行单独计费,通过安装在每户地头的普通水表计算每个轮灌组内各个用户的水电费用,用户多用水多花钱,少用水少花钱。达到多用户统一灌溉,节约用水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计费自动灌溉装置根据栽培的作物类型,配备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和模式化管理技术。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计费自动灌溉装置应用领域广泛,既适用于微灌,又可应用于喷灌等其他灌溉方式。在节水领域将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再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智能计费自动灌溉装置,主要由泵1、IC卡电表2、中央控制器3、首部系统4、田间灌溉管网5组成。水源为井水、河水、水塘等水源时由泵1为系统供水(水源为有压水源时由电子控制阀门控制为系统供水)。中央控制器3上有若干个控制开关6,对应田间灌溉网5中的若干个轮灌组。田间灌溉管网5中,PE毛管9上装有灌水器10并与PE支管8相连,再过田间电子控制阀门11、水表12与PVC干管7相连通。
泵1与首部系统4、田间灌溉管网5用PVC干管7连接。
中央控制器3与泵1、IC卡电表2、首部系统4、田间电子控制阀门11用导线连接。
当需要灌溉时,在IC卡电表2上插入智能IC卡13,同时启动中央控制器3上的控制开关6,若智能IC卡13有金额时,则泵1工作、首部系统4工作、控制开关6对应的田间灌溉网5中轮灌组的田间电子控制阀门11自动打开、对应的水表12开始计数;同时田间灌溉网5中不灌水田间轮灌组对应的的田间电子控制阀门11自动锁定,其对应的水表12不计数。灌溉水通过田间灌溉管网5进入田间,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当灌水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时,中央控制器3断开泵1电路,泵停止工作,首部系统4停止工作,对应的田间轮灌组的田间电子控制阀门11停止工作,同时IC卡电表2停止计量。
当智能IC卡13费用不足时,则IC卡电表2断开电路,系统自动停止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特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特思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3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电流泄漏与防电场辐射的电热地膜
- 下一篇: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