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美形健身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262.1 | 申请日: | 200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6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文;刘燕 |
主分类号: | A63B21/02 | 分类号: | A63B21/0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1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瘦腰健腹美体的健身器械,是能站立着做仰卧起坐运动的健身器。
背景技术
做仰卧起坐对腹部肌肉锻炼是很有好处的。但寻常的锻炼方法让人很难坚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只能躺着做仰卧起坐,难以坚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健身器,让锻炼的人用此健身器可站立着做仰卧起坐运动。
本实用新型健身器所采用的方法是:用二立杆,上端连接一横杆扶手组成立架,立架下有一由踏板框、底板、铰接柱、胶垫组成的踏板,立架下端与踏板上的铰接柱铰接,立架中部设置受力器,受力器前端连一腰带,后端连一压板。锻炼的人两脚踏在踏板上,立架在身前,双手抓住扶手,腰带兜着臀部。当人双臂撑着扶手且脚踩着踏板向前做弯腰动作时,受力器受拉力,人的臀部受一水平向前的阻力,此力使人的臂、胸部、腹部、腿部产生内力,当身体直立后,阻力消失,身体内力也消失。这样反复动作就像做仰卧起坐一样起到健腹的功效;将受立器翻转180度角度,此时,锻炼的人双手抓着扶手,脚踩着踏板,压板顶着腹部,做向后弯腰动作时,受力器受压力,人的腹部受一向后的阻力,此力使人的背部、臀部、腿部产生内力,当身体直立后,阻力消失,身体的内力也就消失。这样反复动作,就会起到锻炼背部、臀部、腿部肌肉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美形健身器的有益效果是,用此健身器的人可以站着做像仰卧起坐这样的运动,可以锻炼臂膀、腹部、胸部、背部、臀部、腿部的肌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美形健身器的受力器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中,1.扶手、2.左立杆、3.右立杆、4.踏板框、5.底板、6.胶垫、7.铰接柱、8.销杆、9.筒缸、10.连杆、11.突轴、12.拉压杆、13.腰带、14.压板。
图2中,9.筒缸(既是图1中的同一筒缸(9))、10.连杆(既是图1中的同一连杆(10))、11.突轴(既是图1中的同一突轴(11))、12.拉压杆(既是图1中的同一拉压杆(12))、15.受压弹簧、16.滑块。
图3中,1.扶手、2.立杆、4.踏板框、5.底板、6.胶垫、7.铰接柱、8.销杆、9.筒缸、10.连杆、12.拉压杆13.腰带、14.压板。
在图1中,两筒缸(9)平行(内置受压弹簧(15)及滑块(16)(见图2)),用连杆(10)焊连,焊连的筒缸(9)两边各焊一突轴(11),并用拉压杆(12)穿过筒缸(9),组成受力器(内部构造见图2);将受力器两边的突轴(11)插入左立杆(2)、右立杆(3)中部的孔中(左立杆(2)、右立杆(3)的中部及下端都有孔),扶手(1)与互相平行的左立杆(2)、右立杆(3)上端焊连组成立架(此时立架上已装有了受力器);将踏板框(4)、底板(5)、胶垫(6)重叠并铆固,再在踏板框(4)上焊上两个铰接柱(7)(铰接柱(7)上有孔,两铰接柱(7)平行且垂直于底板(5)),则组成了踏板;再将已与扶手(1)组成立架的左立杆(2)、右立杆(3)的下端与踏板上的铰接柱(7)用销杆(8)销连(用销杆(8)穿过左立杆(2)、右立杆(3)下端及两铰接柱(7)的孔),并把铰接柱(7)与销杆(8)焊连;腰带(13)的两头绑在受力器上的拉压杆(12)前端上(拉压杆(12)前端为环形),压板(14)与受力器上的拉压杆(12)的末端焊连。这样美形健身器就完备了。
在图2中,筒缸(9)前端封闭,在封闭端中央有一圆孔,末端为开口,将受压弹簧(15)从筒缸(9)开口处放进筒缸(9)内,拉压杆(12)前端为环形,末端是直的,将其末端从筒缸(9)前端孔中穿过,并且穿过受压弹簧(15),滑块(16)为圆形,中间有孔,将其套入拉压杆(12)末端,进入筒缸(9)内,并压着受压弹簧(15),此时将滑块(16)与拉压杆(12)焊好,这样左半边的受力器就成型了。如法做右半边的受力器,将左、右半边的受力器平行放置,用连杆(10)焊连,再在左右两边各焊上一个突轴(11)(两突轴(11)与连杆(10)在同一轴线上,并垂直于筒缸(9)轴线),如此,受力器就形成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文;刘燕,未经金文;刘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