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9200.0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3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爱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轴结构,尤指一种具有自动闭锁及开轻关重扭力变化的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具有掀盖的消费性电子产品,诸如可携式计算机、电子辞典及携带型影音播放装置及掀盖式手机...等,大体上,是将主体部置于下半部,并由转轴与上半部的盖体部连结,使盖体部相对于主体部可为之开合。因此,转轴亦为决定上述产品良窳的一大要因。
如前述的3C电子产品,为避免主体部与盖体部的任意开合,是以,在两者间的开放端通常设有至少一滑动式或按压式开关,闭合时,可以使这些等开关将两者结合,而处于关闭状态。然而该种闭锁方式必须在具自动闭锁的转轴结构相对开具孔洞及闭锁组件,不仅增加组装的复杂度,同时亦增加制造成本,而不符经济效益。
是以,为提供盖体部相对于主体部具有自动闭锁的功能,现有技术的作法是在转轴结构间设置一凸轮构件,通过该凸轮构件的一旋转件的凸起部扣入一固定件的凹入部,从而形成对接的自动闭锁功能。因此,该凸轮构件使得盖体部欲掀开时,使用者必须克服该凸起部沿着凹入部爬升的力量,进而形成一种具有开重关轻的转轴结构。由于必须施予较大的力量,方能使盖体部被掀开,而此动作往往使得主体部须由另只手进行按压,否则将使该主体部连同盖体部一并被抬起,而困扰着使用者。因此,如何在盖体部于掀开过程中,提供一开轻关重的扭力变化机制,而有助于分散该开重关轻的扭力,是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难题。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本于多年来从事转轴设计及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克服传统具自动闭锁功能的转轴结构的开重关轻不方便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该转轴结构增加一开轻关重的扭力变化机制,而有助于盖体部掀开时,通过分散该开重关轻的扭力,使本体部不致被一并抬起的困扰,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创作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其包括:一枢轴,其具有一连接部,且轴向设有一圆柱形轴杆,并于该轴杆前端中央延伸一段尺寸较小的轴柱;一主架体,其具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下方轴向形成一套筒状的管簧,供轴杆套接,该管簧与接合部间具有一间隙,且该管簧一端管壁设有一凹槽;一凸轮构件,其由一旋转件与一固定件所组成,两者的接合面设有相同时序的凸起部及凹入部,该旋转件与固定件设于管簧内,并分别供该轴柱穿越,该旋转件径向突设一突榫,其嵌插于该管簧的凹槽内,而固定件则与轴柱形成固定;至少一弹性组件,套接于轴柱,并以一端封件结合于该轴柱的结合段,用以迫紧并规范前揭各组件而成。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其中该枢轴的连接部开设至少一连接孔,而主架体的接合部开设至少一接合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其中该主架体的接合部下方还包括一衔接片,其底端轴向形成一套筒状的管簧,且该管簧与衔接片间具有一间隙。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其中该旋转件与固定件的接合面外、内圈交错设有相同时序的凸起部及凹入部,并相对接合。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其中该弹性组件为碟形弹片、波形弹片或弹簧。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其中该端封件与弹性组件间设有一垫片,其表面开具复数个油孔,供润滑油的容置。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其中该管簧管壁向外突设一段挡缘,而轴杆对应该挡缘位置突设一段扇形挡块,通过该挡缘触及挡块的两端缘,以作为开合的角度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可获致所预期的自动闭锁功能外,并将该转轴结构增加一开轻关重的扭力变化机制,而有助于盖体部掀开时,通过分散该开重关轻的扭力,使本体部不致被一并抬起的困扰,诚为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由一枢轴1,一主架体2,一凸轮构件3,至少一弹性组件4,以及一端封件5所组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固定夹的杯筒
- 下一篇:空气源、太阳能水源热泵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