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门上、下铰链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9114.X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辉国际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7/08 | 分类号: | E05D7/08;E05D11/04;E05D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门上 铰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指一种玻璃门上、下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习用的玻璃门组配施工通常系将上、下固定座分别与壁面、地面固设后由施工人员将整片笨重的玻璃门搬到接近位置再慢慢的上、下对准上、下固定座的枢槽,然而经查其组配对准操作相当不易,而玻璃门又很笨重,因而造成施工人员的困扰与不便;再者当欲拆卸玻璃门时同时相当麻烦,而且玻璃门的旋转亦较不顺畅;另外,由于玻璃门向内、向外旋转打开后缺乏定位效果,不但操作不便,且当遇到强风时亦容易造成摇晃。
本申请人有鉴于前述缺失,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良,终于创作设计出一种玻璃门上、下铰链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门上、下铰链结构,其施工方便可快速组装或拆卸相对亦可节省人力与工时且其玻璃门在未打开状态或向内、向外旋转打开至预定角度时具有稳固的定位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门上、下铰链结构,系包括有:
上铰链,系具有固定座与转盘,其中固定座具有数个定位孔藉锁固元件与壁面锁固连结,该固定座具有枢槽,而该转盘则亦具有枢槽;
下铰链,系具有固定座与转盘,其中固定座具有数个定位孔藉锁固元件与地面锁固连结,该固定座具有枢槽,而转盘亦具有枢槽;
两定位件,系各具有枢轴,可分别穿设上、下铰链的转盘的枢槽,并分别与上、下铰链的固定座的枢槽枢接,而该两定位件分别藉由数个锁固元件与玻璃门的一侧的上、下部位锁固连结。
该下铰链的固定座的上方具有环形槽孔供设置轴承。
该两定位件的枢轴系各具有环形凹沟,藉由该环形凹沟供套设一具有缺槽的弹性元件。
该上铰链的固定座的枢槽系具有位于内侧的内径较小部位以及接续该内径较小部位并向外延伸形成内径渐大的锥状槽。
该下铰链的固定座的枢槽的内侧为内径较小部位,该内径较小部位向外延伸形成内径渐大的锥状槽。
该下铰链的固定座系进一步具有一向上凸出的环形块,该环形块的中间设有枢槽,而环形块设有环形槽孔以供装设轴承,该固定座的环形块的下周缘所连接的环形部则设有与地面连结的数个定位孔,配合前述的固定座的环形块,前述的下铰链的转盘具有圆形凹槽并形成位于圆形凹槽的外周围的环形部,而该圆形凹槽则供枢设该固定座的环形块,且该固定座的环形部进一步设有内螺牙孔供旋锁一具有外螺牙的弹性定位柱,该弹性定位柱系具有内槽孔以供装设一弹簧与一珠体,该珠体的上方伸出于内槽孔的上端,而该内槽孔的上端的孔径系略小于珠体的直径,该前述的弹性定位柱的上方系伸入于转盘的环形部所配合设置的弯弧沟槽内,该弯弧沟槽内具有数个定位凹部供前述弹性定位柱所设的珠体的上方选择其中之一卡入而定位。
该两固定件的侧边系另设有定位孔,分别藉锁固元件的连接部穿设玻璃门之后与各定位件连结固定。
该锁固元件的连接部系为螺牙杆部,而两定位件侧边的定位孔系为内螺牙孔。
该两定位件的侧边藉锁固元件与玻璃门锁固时进一步在锁固元件与玻璃门之间加设垫片,而玻璃门与各定位件之间亦进一步加设垫片,且玻璃门被锁固元件的连接部穿过的穿孔亦进一步套设内衬套。
该两定位件系各在其一侧具平面部,与玻璃门紧密的锁固连结。
该两定位件系各在其一侧具圆柱部,且圆柱部具内螺牙孔,并进一步在该两定位件与玻璃门之间加设有数个连接块,各连接块具定位孔,锁固元件的连接部穿过玻璃门的穿孔并穿设该连接块的定位孔且旋锁入两定位件上方与下方的连接部内而完成锁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玻璃门上、下铰链结构,系包括有:
上铰链,系具有固定座与转盘,其中固定座具有数个定位孔藉锁固元件与壁面锁固连结,该固定座具有枢槽,而该转盘则具有枢轴供与该固定座的枢槽枢接,该转盘另设有定位孔;
下铰链,系具有固定座与转盘,其中固定座具有数个定位孔藉锁固元件与地面锁固连结,该固定座具有枢槽,而转盘亦具有枢轴供与该固定座的枢槽枢接,该转盘另设有定位孔,该固定座的上方具有环形槽孔供设置轴承;
两定位件,系各在其一侧设有定位孔分别藉锁固元件与上、下铰链的转盘的定位孔锁固连结,而该两定位件的另一侧各设有具定位孔的的定位块分别穿过玻璃门的穿孔并配合具有定位孔的夹块分别藉数个锁固元件与玻璃门的一侧的上、下部位锁固连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辉国际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环辉国际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9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
- 下一篇:一种制备六方结构WO3.0.33H2O/C粉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