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电击器功能的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38947.4 | 申请日: | 200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21 | 分类号: | H04M1/21;F41B15/00;H04Q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击 功能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拓展领域,其给手机增加了防御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时代是一个电子科技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技术的进步,移动通讯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防身手机就是一种具有防身功能的手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受到歹徒抢劫和攻击威胁的事件屡有发生,为了防身,市场上推出了各种防身器械,但这些器械都需另外携带,很不方便。而手机是人们必带的物品,在手机上增加防身功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普及率。目前,有多种关于手机防身功能的设想。例如,许多人士设想给手机加装喷雾、报警等装置作为防身之用。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防身手机融合了手机与电警棍工作原理,体积小、便于携带,同时具有很好的伪装性。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实用新型,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击器功能的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电路和电池,其还包括:双掷开关,用于控制从电池向电击器电路的供电;以及电击器电路,用于在双掷开关闭合的情况下,与电池连接,以在电击器电路的电极之间产生高电压。
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推动式开关,设置在双掷开关外侧。
电击器电路和移动终端电路可以是相对独立的。
电击器电路的电极可设置在移动终端顶端的两侧。
优选地,电击器电路的电极是可伸缩式电极。
当推动式开关推开时,电击器电路的电极可伸出,并露出双掷开关。
双掷开关在露出之后可被按下关。
移动终端的外壳可由绝缘材料构成。
移动终端的外壳可与电极彼此绝缘。
通过使用这种移动终端,当手机使用者遭遇危机情况时,为其提供可用来制造摆脱危急情况机会的一种防身装置,且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电击器功能的移动终端电路图;以及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推动式开关和双掷开关位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交、直流电对人体的伤害,固然同电压高低有关,也同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等其它多个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即使在较高电压的情况下,若电流强度微乎其微和通电时间短而又短,是不会对人有生命危险的,本手机所带的电击器就是如此,尽管使用时可以放出万伏以上的高压电,然而却不会致人死亡。这种带有电击器功能的手机,体积小、具有很好的伪装性,同时又能保证威力,很适合防身自卫用。
根据图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击器功能的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电路和电池,其还包括:双掷开关,用于控制从电池向电击器电路的供电;以及电击器电路,用于在双掷开关闭合的情况下,与电池连接,以在电击器电路的电极之间产生高电压。
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推动式开关,设置在双掷开关外侧。
电击器电路和移动终端电路可以是相对独立的。
电击器电路的电极可设置在移动终端顶端的两侧。
优选地,电击器电路的电极是可伸缩式电极。
当推动式开关推开时,电击器电路的电极可伸出,并露出双掷开关。
双掷开关在露出之后可被按下。
移动终端的外壳可由绝缘材料构成。
移动终端的外壳可与电极彼此绝缘。
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使手机兼作电击器的原理是以手机的电池兼做电击器电源,通过电击器电路上安装的变压器,可以使3.7V电源产生万伏高压,所产生的高压再通过安装在手机顶端两侧的两个放电电极传递给歹徒。这两个电极与电击器相连,并且具有伸缩功能。此电击器电路和手机电路板电路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回路,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于拆装的浮标
- 下一篇: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群控实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