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碗形下封式坐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8358.6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树元 |
主分类号: | E03D5/012 | 分类号: | E03D5/012;E03D5/08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碗形下封式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具体说是一种碗形下封式坐便器,能有效减少冲厕的用水量。
背景技术
现行的坐便器,主要基于具有的“S”形反水弯,并利用该处积存一定量的水来阻止异味的串通。因此,每使用一次,就会需要用大量的水冲厕,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号为CN2714658Y,公开了一种碗形下封式坐便器。它由坐便体的排污口下部设置的封碗,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垂吊体与坐便体固定连接;由封碗一侧偏心位置处安装有用于控制封碗位移翻转的拉绳。因而该技术结构相对传统的坐便器具有较好的节水功能。但是由于结构上的设计还具有一定的问题,如在实际应用中,用厕后,一只手通过拉绳控制封碗的翻转,而另一只手需要控制放水阀冲洗封碗,不能同步进行。这样会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碗形下封式坐便器,其具有能够冲水、翻转封碗同步进行,从而达到了节水和使用方便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碗形下封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内盒及其上带有的排漏口,该排漏口处的下部活动安装有封碗;其中所述封碗本体上的端边对称设有转轴,分别穿过外壳上的轴孔;其中一侧引出的转轴与摆杆的一端固定;摆杆的另一端与铰接在外壳上的杠杆的一端铰连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水箱上的放水阀的外引拉线连接;位于拉线一侧的杠杆上设置用于同步控制封碗翻转和水箱放水阀开启的脚踏板。这样使用时,仅需踏压脚踏板即能同步控制外引拉线打开放水阀冲洗同步向一侧翻转的封碗,完成冲厕,具有节水、使用操作简单的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涉及的水箱一侧具有一个豁口,该豁口上设置一个带有转轴的抬杆;所述抬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放水阀和外引拉线。这样设计的防水控制方式有利于与封碗冲洗时的同步控制一次完成。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是:因采用的封碗的翻转倾斜排污与其冲洗均为同步控制,不仅实现了1.75升节约用水的优势,而且还简化操作步骤,且控制部分均为外露部件,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给附图仅是用于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由图1所示,碗形下封式坐便器,包括一个外壳13,在其底部具有一个用于连接排污管道的地漏口4;在所述外壳13的内部设置一个带有便器漏口11的坐便器内盒1;该便器漏口11对应于地漏口4;位于外壳13的一侧具有一个连体的水箱9。在所述坐便器内盒1的便器漏口11的下部活动安装一个封碗3;该封碗3本体上的端边对称设有成一体的转轴12,利用转轴12分别由内向外穿过外壳13对应部位的轴孔(图中未标注);在其中一侧引出的转轴12与所设摆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使摆杆2的另一端与杠杆7铰连接;所述的杠杆7的另一端与水箱9上的放水阀的外引拉线8连接;利用杠杆7的中部通过销轴5铰接在外壳13上;为了保证封碗3与放水阀外引拉线8能同步位移,且在位于销轴5与放水阀外引拉线8一端连接之间的杠杆7上安装一个能调节的脚踏板6;所述放水阀的外引拉线8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带有转轴(图中未标注)的抬杆10的一端;抬杆10的另一端与水箱9内的放水阀连接;上述中的抬杆10利用转轴安装在水箱9一侧具有的豁口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应用的特点,杠杆7与相连接的放水阀的外引拉线8的外露部分可以安装水箱9下部的支座内(图中未标注)。这样的改进不影响其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树元,未经赵树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