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锻造起重机悬挂式翻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8342.5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4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光;谷晋林;高秀芬;王波;朱少辉;范江波;姚战峰;岳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024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起重机 悬挂 式翻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运输机械,特别涉及到一种锻造起重机悬挂式翻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锻造起重机配套使用的悬挂式翻料机主要由上部悬吊装置,马达减速机装置,下部传动装置和机架四部分组成。翻料机由电机驱动机械式力矩限制器,直流电磁制动器,渐开线蜗轮蜗杆减速机,弧形链轮链条结构,链条销轴采用焊接结构。
这种锻造起重机的翻料机存在的主要缺点:
1、机械式力矩限制器力矩不易调节,这种力矩限制器由内锥体和外锥体两部分组成,通过两个相互配合的圆锥面来传递力矩,内圆锥体通过弹性柱销与电机轴上固定的连接法兰连为一体,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外圆锥体是一个滑动体,有一个制动轮是安装在减速器上的,在制动轮端面圆周上设一圈弹簧(通常为8-10件),制动轮的内部为圆形缸体,外圆锥体只允许在该缸体内沿轴向滑动,力矩的大小靠作用在锥体端面上的弹簧力的大小来调节。锥面磨损或力矩不合适时需要靠调节弹簧力的大小来调整,从原理上讲及单个实现力矩的调节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安装在翻料机上时,前面是减速器,后面是电机,上面是上部悬吊装置,下部是底座,左右侧是机架壁板,人无法进入,需要调节时,由于空间窄小,难以操作。同时,多个调节螺栓有极难调整平衡,难以起到对系统的安全保护。
2、渐开线蜗轮蜗杆减速机,采用线接触,传递载荷小,在高温、重载持续工作时易于磨损,难以满足锻造厂的工艺要求。
3、弧形链轮链条结构,链条销轴采用焊接结构,通常整个链条上有四个销轴是可拆的,端部为螺母,其它销轴都是焊死的,只能整段更换;由于链片为弧形,只能采用模锻而成,所以导致成本昂贵外,备件的更换也非常困难,检修和维护工作量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不足,对其进行改进,提供可靠性高、制造安装容易、使用维护方便,能满足现代锻造工艺要求的锻造起重机悬挂式翻料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锻造起重机悬挂式翻料机,由机架、机架上部的悬吊装置、中部的马达减速机装置、及下部的传动装置四部分组成;其特征是:
悬吊装置有两根拉杆、弹簧压板、弹簧托板、中间的塔型弹簧、移轴装置、螺栓及螺母,弹簧压板的轴头装在机架的上部并与机架固定,拉杆与弹簧托板用螺栓固定;受载后弹簧变形,这时托板不动,弹簧压板向下移动,带动与其固定的机架及机架上安装的所有装置与机构发生移动,起缓冲及减少振动的作用。
所述马达减速机装置由电机、电磁力矩限制器与制动器、平面二次包络蜗轮蜗杆减速机,及平面二次包络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轴头上安装的一对小齿轮组成;在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器之间设有电磁力矩限制器与制动器,电机将动力传给所连接的电磁力矩限制器与制动轮,再传给所连接的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两侧轴头上的小齿轮,小齿轮与传动装置的一级齿轮啮合,并将传递动力机架下部的传动装置;马达减速机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底座的一端为铰轴,铰接于机架中部,底座的另一端设有一组弹簧减振装置,由螺栓及螺母装于机架上,整个底座可绕该铰轴转动;
所述传动装置有两级齿轮,两根固定在机架上的轴、链轮与链条,两级齿轮都是空套在轴上的,内部装有自润滑轴承,可在轴上旋转,末级大齿轮与链轮通过键连接并传递动力。所述的铰轴与机架下部的传动装置的一级齿轮的轴为共用一根轴。
所述的链轮是八边形链轮,两侧是传力的圆弧槽,用来容纳链条销轴两端的销轴头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翻料机采用电磁力矩限制器,能够通过电压调节方便地对力矩进行调整,有效地对机构实行保护;采用平面二次包络蜗轮蜗杆减速机实现动力传递,由于该形式的减速机是通过面接触来传递动力的,特别适合重载低速传动情况,弥补了渐开线形式的不足。
2、采用八边形链轮结构,链条与销轴的端部采用耳轴加挡板及紧固螺栓的结构,在保证销轴传递力量的同时,链片制造及更换也非常简单,便于设备使用及维护,能满足现代锻造的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翻料机结构主视图;
图2是翻料机结构侧视图。
图中:悬吊装置1、电机2、电磁力矩限制器及制动器3、平面二次包络蜗轮蜗杆减速器4、传动装置5、链轮与链条6、机架7、底座8、铰轴9、弹簧减振装置10、自润滑轴承11、末级大齿轮12、一级齿轮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