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抗震球型支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8166.5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苗卫国;刘保权;田建德;李金宝;魏存杰;赵会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云海 |
地址: | 0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抗震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抗震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建筑工程标准的提高,支座在桥梁和其他工程中不仅仅起支撑作用,而且还具有减振、抗拔、释放弯矩、抗位移的作用。目前所使用的桥梁支座,由连接梁体的上钢板和连接桥墩的下钢板构成,并且靠重力上钢板压在下钢板上,主要用于抗水平向移位的作用。而地震时所产生的地震波分为竖直向地震波和水平向地震波,地震可以使桥梁产生水平向的震动和位移,而且由于垂直向地震波的作用,还会产生竖直方向的震动和位移。但由于桥梁球型支座结构上的缺陷,垂直向的位移会使得构成桥梁球型支座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间产生错位而脱离,从而使得桥梁的梁体和桥墩因产生错位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抵抗竖直方向作用力的桥梁抗震球型支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桥梁抗震球型支座,包括有与桥梁梁体连接的上钢板、与桥墩连接的下钢板,所述上钢板的底面设置有与之为一体结构的截面为“L”型的两条对称的弯折托块,形成弯抱钩手结构;所述的下钢板为带有翼边的“T”型结构,该下钢板的翼边插入所述的弯抱钩手结构中;所述的上钢板弯抱钩手结构中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一滑动钢板,并通过球冠体与所述的下钢板联结;所述的下钢板与球冠体间通过固定于下钢板上的第二滑动钢板联接;所述的下钢板翼边上设置有弧形凹槽,设置于所述上钢板底面钩手托块上的弧面导向转动块卡入其中。
其附加技术特征包括:
在所述的上钢板底面弯抱钩手结构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侧向滑动条;
所述的球冠体的球面和平面上固定有滑动材料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桥梁抗震球型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构成支座下钢板的翼边上设置有弧形凹槽,固定于上钢板底面钩手托块上的弧面导向转动块卡入其中,可以使上钢板和下钢板间通过弧面导向转动块在弧形凹槽间的转动,实现二者间绕横梁水平轴的转动,通过上钢板的钩手托板与弧面导向转动块间的滑动,实现桥梁的水平位移。因此该桥梁抗震球型支座在具有抗水平向移位的作用外,还具有抗竖直向位移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桥梁抗震球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桥梁抗震球型支座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抗震球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与桥梁的梁体连接的上钢板1、在该上钢板底面设置有一对对称的与之为一体结构的截面为“L”型的弯折托块3,形成弯抱钩手结构,在该弯抱钩手结构中上钢板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滑动钢板件7;与桥墩连接的下钢板2为带有翼边4的“T”型结构,该“T”型结构插在上述的弯抱钩手结构中,且该“T”型结构的顶部为设置有第二滑动钢板件8的球面弧形状,在该球面弧中设置表面固定由聚四氟材料制成的滑动板5的球冠体6,该球冠体可以在固定于弯抱钩手结构底面的第一滑动钢板件7及固定于下钢板顶面球面弧上的第二滑动钢板件8间滑动。在下钢板翼边上设置有弧形凹槽9,固定于上钢板底面弯折托块3上的弧面导向转动块10卡入其中,该结构可以使上钢板和下钢板间通过弧面导向转动块在弧形凹槽间的滑动,实现二者间的竖直向上的错位位移,以抗竖直方向的错位。另外,该桥梁抗震球型支座由于上钢板和下钢板间通过球冠体联接,同时还可以实现水平向的错位位移,具有抗水平向移位的作用。
为了使的上钢板和下钢板间的滑动错位顺畅,在上钢板底侧面倒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向滑动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衡水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