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污水深度过滤处理的行车式纤维立板滤池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8147.2 | 申请日: | 200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8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方 |
主分类号: | B01D29/41 | 分类号: | B01D29/41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102208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污水 深度 过滤 处理 行车 纤维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深度过滤处理的行车式纤维立板滤池,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升级改造和中水处理工艺中加药除磷后悬浮物的过滤,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各种过滤设备其滤料大部分呈水平布置,其缺点是:水中的悬浮物很快就会沉积在滤料的表面而堵塞水流通道,因此对进水中悬浮物负荷的耐冲击能力小;反冲洗能耗大;滤料的使用寿命短。尤其是污水处理厂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容易在滤料的表面生成生物膜而板结。还由于滤料呈水平布置使得设备的占地面积很大。因此现有各种过滤设备不仅造价高,处理费用还很高。
美国专利US6,103,132和中国专利200520008593.2公开了一种由多个垂直安装于水箱内的圆盘组成的滤布转盘过滤器,该过滤设备还存在以下不足:
1、虽然是立式滤盘,但由于中心出水轴的直径有限,当滤盘的数量较多而处理量加大时,中心出水轴中的出水流速太高,出水阻力变大而影响出水,中心出水轴还会弯曲变形,因此最多只能安装16个滤盘,不适合处理规模较大的水厂使用。
2、反抽吸装置中的吸盘直接与滤布接触,当进行反抽吸时,滤盘一组一组交替反抽吸工作,其它没有反抽吸的滤盘同时也都在转动,吸盘与滤布的相对运动对滤盘上的悬浮物有抹泥的作用,影响了滤布的过滤作用,及随后的反抽吸效果,还人为的增加了吸盘与滤布接触摩擦的次数,降低了纤维滤布的使用寿命。
3、反抽吸时吸口里圈与外圈的线速度差距太大,滤盘里外圈反洗效果很难一致。
4、池体的占地面积还比较大。
5、滤盘为六边形,吸盘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并且滤盘分六块边框太多;因此滤盘的有效过滤面积小。
6、整体结构比较复杂,特别是滤盘与中心出水轴的连接六方体不易制作且焊接安装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使单台过滤设备的处理量更大,滤布的使用寿命更长,占地面积更小,造价更低,吨水的处理费用低的用于污水深度过滤处理的行车式纤维立板滤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污水深度过滤处理的行车式纤维立板滤池,包括:污水池、清水池、中空出水管、纤维立式滤板、行车式行走机构、滤布反抽吸装置、抽泥管,污水池和清水池之间由中空出水管相互连通,污水池壁设置有进水口,对应该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水堰,清水池壁设置有出水口,对应该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堰,所述中空出水管上开有与安装在其上方的纤维立式滤板相连通的进水孔,所述纤维立式滤板中部设置有两条作为滤布反抽吸装置中吸盘的行走轨道的滤布压板,所述的滤布反抽吸装置固定在行车式行走机构横梁的下方,其吸盘通过与行车式行走机构横梁相对固定的连通管道上安装的吸盘定位装置固定在每个纤维立式滤板的侧面,吸盘上设置有吸口,吸口通过连通管道与行车式行走机构横梁的下方对应的反抽吸水泵相连;抽泥管其底端靠近污水池底部,通过连通管道与行车式行走机构横梁的下方对应的反抽吸水泵相连;反抽吸水泵出口端连接到池体外边一侧的排泥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空出水轴管水平固定布置,纤维立式滤板采用垂直布置,悬浮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脱落,因此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大大减少反抽吸次数,从而降低能耗,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反抽吸装置中的吸盘与滤布之间设计有行走轨道,使吸盘与滤布在不反抽吸时保持非接触状态,使得滤布与滤盘的磨损降低,还减少了磨损的次数,所以滤布的使用寿命长。出水的悬浮物浓度不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在高负荷的冲击下依然能正常工作,悬浮物去除率高。本实用新型便于大型水厂的布置设计,不管多大的水厂用一个或两个滤池都能解决,使得以使过滤设备的处理量更大,滤布的使用寿命更长,占地面积更小,造价更低,吨水的处理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纤维立式滤板、行走轨道和吸盘的放大剖面图。
图1~图4中,1是池体,2是进水口,3是进水堰,4是纤维立式滤板,5是吸盘行走轨道,6是滤盘骨架,6-1是滤盘骨架上的进水孔,7是纤维滤布,8是连通管道,9是行车式行走机构,10是反抽吸水泵,11是吸盘定位装置,12是吸盘,13是中空出水管,13-1是中空出水管的接口板,13-2是中空出水管的进水孔,14是支墩,15是抽泥管,16是清水池,17是出水口,18是污水池,19是出水堰,20是排泥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方,未经袁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绝缘电阻测定方法
- 下一篇:制备有机聚硅氧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