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玉米收获机用排秆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8132.6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32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龙;贾官平;兰俊田;苏志正;杨美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官平;杨龙龙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 |
地址: | 034100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收获 机用排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收获机上用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收获机用排秆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常见的结构为分禾器,分禾器内设置链条,链条上安装拨杆,分禾器之间设置与其同方向的摘穗机构,这种结构的排秆机构排秆过程中排秆力量不足,玉米秆容易发生堵塞,而且摘下的玉米穗容易掉落在地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玉米收获机排秆机构存在排秆力量不足,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玉米收获机用排秆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玉米收获机用排秆机构,包括分禾器,其特征在于分禾器上安装可转动的拨盘,拨盘圆周上沿切线方向设置若干拨齿,分禾器尾段安装螺旋输送轴。
螺旋输送轴一端与动力输入连接,另一端通过蜗杆、蜗轮连接拨盘转轴。螺旋输送轴与玉米收获机摘穗辊组垂直。
拨齿长度等于1~1.5倍拨盘直径。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玉米秆通过拨齿排队按次序进入螺旋输送轴部分,然后喂入摘穗辊组,不容易发生堵塞,并且不会漏收玉米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分禾器,2-拨盘,3-拨齿,4-螺旋输送轴,5-摘穗辊组
具体实施方式
玉米收获机用排秆机构,包括分禾器1,其特征在于分禾器1上安装可转动的拨盘2,拨盘2圆周上沿切线方向设置若干拨齿3,分禾器1尾段安装螺旋输送轴4。
螺旋输送轴4一端与动力输入连接,另一端通过蜗杆、蜗轮连接拨盘2的转轴。螺旋输送轴4与玉米收获机摘穗辊组5垂直。拨齿3长度等于1~1.5倍拨盘2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官平;杨龙龙,未经贾官平;杨龙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导光锥耦合真空传输激光装置
- 下一篇:可调视角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