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水打包自重加压回收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8093.X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9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乾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G05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打包 自重 加压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废水打包自重加压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众多,但水资源非常匮乏,人均占有淡水量更少。近几年,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大量居民住宅的兴建,这一问题表现得日趋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利用,成了我国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节水设备和技术涌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575169Y)公开了一种生活废水在利用装置,包括水箱、提升泵、溢流管和电控装置,水箱位于洗手盆的下方,其上端与洗手盆连通,并经提升泵与卫生间的便器储水箱连通,其目的在于将生活用废水自动排入水箱、再流入便器储水箱内供冲便使用,当便器储水箱水满或水箱内水很少时,传感器就会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提升泵停止泵水,这样废水从提升到便器储水箱内水的补充都自动完成。采用该结构,可有效的使废水自动回收,并得到利用,但成本较高,且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的废水打包自重加压回收利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废水打包自重加压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水池出水口连接的下水弯管及溢流管,在下水弯管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水箱,固定水箱内设有可沿固定水箱内侧壁滑动的移动水箱,下水弯管通过接头连接有伸入滑动箱体内的软管,在移动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方、与出水口位置相应设有固定在移动滑动箱体底部的泄水阀门,在固定箱体的底部、与出水口对应设置有顶针,在固定箱体的底部侧壁上开有出水管口。
作为上述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移动水箱与固定水箱之间设有滑动密封。
此外,在固定水箱内、滑动水箱下方还设有浮力块。
在固定箱体的上方侧壁上设有泄气溢流管。
作为上述方式的更进一步的改进,在移动箱体上、软管口上方设置有可使软管口封闭的浮力阀门。
上述的溢流管设置在水池底部侧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水池内的废水通过软管流入到移动箱体内,当废水达到一定量后,水箱靠自身重力下移,并通过顶针顶开泄水阀门,使废水流入到固定箱体内,当固定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量后,移动水箱通过浮力向上移动,泄水阀门关闭进行下一次储水,并通过自重,再次将移动水箱下移,并将固定水箱内的水压入到便器储水箱内,实现废水的再次利用,其结构简单,无需动力设备即可实现废水的回收利用,制造成本低廉;在软管口设有浮力阀门,在废水量很大,移动水箱水贮满时,依靠移动水箱内水的浮力将进水软管关闭,停止向移动水箱的供水;设有溢流管,用于储水箱内水饱和时,将多余废水直接排入地漏;设置的泄气溢流管,用于补充固定水箱内、移动水箱上部的气压,同时将渗漏到移动水箱上部的废水排出;设置的浮力块,可减小移动水箱的移动周期,使废水注入便器储水箱更快,使废水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可知,该废水打包自重加压回收利用装置,包括与水池8出水口连接的下水弯管7及溢流管1,溢流管1设置在水池8底部侧壁上,在下水弯管7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水箱13,固定水箱13内设有可沿固定水箱13内侧壁滑动的移动水箱11,下水弯管7通过接头9连接有伸入滑动箱体11内的软管10,在移动水箱11的底部设有出水口4,在出水口4上方、与出水口4位置相应设有固定在移动滑动箱体11底部的泄水阀门5,在固定箱体13的底部、与出水口4对应设置有顶针3,在固定箱体13的底部侧壁上开有出水管口14。移动水箱11与固定水箱13之间设有滑动密封2。在固定水箱13内、滑动水箱11下方设有浮力块12。在固定箱体13的上方侧壁上设有泄气溢流管15。在移动箱体11上、软管口上方设置有可使软管口封闭的浮力阀门6。
使用时,废水通过软管10注入到移动水箱11中,随着移动水箱11内废水量的增多,移动水箱11沿固定水箱13侧壁下滑,直至顶针3顶开泄水阀门5,使得移动水箱11内的废水通过出水口4注入到固定水箱13内,随着固定水箱13内水量的增加,通过浮力块12将滑动水箱11向上顶起,关闭泄水阀门5后,随着移动水箱11内废水再次注入量的增加,移动水箱11再次下移,并将固定水箱13内的废水通过出水管口14压入到便器储水箱内,循环往复,实现废水的自动打包、回收及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乾,未经张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