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下墨毛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8069.6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6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涛 |
主分类号: | B43K8/02 | 分类号: | B43K8/02;B43K8/04;B43K8/03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贾俊峰 |
地址: | 0461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毛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控制下墨的毛笔。
背景技术:
毛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书写工具,一直被人们所喜爱,现有的毛笔一直传承了几千年来的固有样式。由于毛笔书法时墨、笔分离,在书写过程中需要不断蘸墨,在初学者用来,经常不是弄脏衣服,就是弄脏练习纸;有的外出写生时也常出现墨汁不够的现象。所以毛笔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控制下墨的毛笔,可以便于初学者使用,也可适用于外出写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在毛笔杆的尾部,设置一储墨管,储墨管的一端有注墨孔,另一端为出墨口,从出墨口引一软管沿毛笔杆中至笔头,在毛笔杆上,开有一槽,槽内嵌有一流量控制器;
所述流量控制器由槽内底面呈斜面的矩形槽和控制轮组成,矩形槽的两端开口,控制轮位于矩形槽内,并可沿矩形槽壁的直线轨道行走,上述笔杆中的软管从矩形槽两端开口处经过,位于槽内部分的软管在矩形槽与控制轮之间。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可节省时间,墨汁流量可大可小,随心所欲,而且环保卫生。尤其适合初学者使用,也可适用于外出写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在毛笔杆1的尾部,增加一储墨管2,储墨管2的一端有注墨孔3,注墨孔3由注墨孔塞4封堵,另一端为出墨口,从出墨口引一软管5沿毛笔杆1中至笔头8,在毛笔杆1上,开有一槽,槽内嵌有一流量控制器6;
流量控制器6由矩形槽和控制轮7组成,矩形槽的槽内底面呈斜面,矩形槽的两端开口,控制轮7位于矩形槽内,软管5从矩形槽两端开口处经过,软管5位于槽内的部分,在矩形槽与控制轮7之间。
使用时,在储墨管2中注入墨汁,墨汁在自重的作用下,流入笔头处;
由于流量控制器6的矩形槽内底面呈斜面,滚动控制轮7沿直线行走时,可以与矩形槽内底面的斜面形成越来越小的缝隙,达到调节墨汁流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涛,未经张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80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恒压供水设备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玻璃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