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水陆两用作业船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3582.6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伟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A01D4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水陆 两用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挖藕作业的小型农用船。
背景技术
装有水泵的农用船机动性好,使用和灌溉方便,几十年前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气候、地貌等各种自然条件的多样性,现有的农用水泵船在沼泽地等很多地方难以发挥作用。另外,现有用于捕鱼和挖藕的船,因推进机构的限制,只能在较深的水中行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水陆两用作业船,它不但能在浅水和深水中行进,而且还能在陆地上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水陆两用作业船,船体上有挖藕装置和水泵,发动机经传动机构和操作机构连接驱动轮、喷水推进装置和挖藕装置;驱动轮和喷水推进装置有转向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驱动轮上有叶片。
所述驱动轮的外缘有橡胶轮圈。
所述水泵有接口。
所述水泵有切换阀。
所述船体上有捕鱼器。
所述船体上有驱鱼器。
所述挖藕装置有喷水头,喷水头连接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因为,船体上有挖藕装置和水泵,发动机经传动机构和操作机构连接驱动轮、喷水推进装置和挖藕装置;驱动轮和喷水推进装置有转向机构。所以,船体在深水或浅水中可通过喷水推进装置行进,船体在陆地上可通过驱动轮行进。本实用新型既可通过挖藕装置进行挖藕作业,而且还可以通过水泵进行灌溉、灭火、排水等作业。船体有喷水推进装置,不论在浅水或沼泽地,或陆地都能正常行进,克服了传统挖藕船只能在水中行进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不但使用方便,而且适用面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零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参看图2。一种多功能水陆两用作业船,船体2可以用玻璃钢或金属材料制造,船体2的排水量可在5吨左右;船体2上有船舱15。为了能使船体2适合在浅水或沼泽地中行进,船体2的底部宜做成平底;为了防止平底的船体2被淤泥吸住,船体2底部设置3到5条沟槽。船体2上有挖藕装置8和水泵,挖藕装置8和水泵都可以使用现有技术,挖藕装置8上有挖掘泥土的刀片,刀片安装在可旋转的刀轴上,刀轴经离合器和传动机构连接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可以是齿轮和皮带轮等;操作离合器可以使挖藕装置8工作。挖藕装置8通过活动臂与船体2上的安装轴7构成可转动连接,船体2上的液压拉杆机构12经连杆连接挖藕装置8,液压拉杆机构12的液压油泵连接发动机,通过对液压拉杆机构12的操作,可使挖藕装置8改变挖掘深度或工作角度。发动机可以是160马力左右的柴油发动机或功率大于10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发动机经传动机构和操作机构连接驱动轮、喷水推进装置和挖藕装置8。发动机也可使用100马力左右的船用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和水泵置于发动机箱13内,发动机箱13的两个面有散热窗口。发动机经传动机构和操作机构连接水泵,操作机构可以是离合器,水泵可使用现有的高压消防水泵。发动机箱13上有水泵接口,即所述水泵有接口。水泵接口可采用标准的消防水泵接口11,消防水泵接口11可安装在发动机箱13上,现有多种规格的水防水带都能很方便地连接消防水泵接口11,通过消防水泵接口11可以方便地实现灌溉、送水或灭火等工作。水泵接口经切换阀14连接水泵,即所述水泵有切换阀。水泵可以有6个或更多的水泵接口。通过对切换阀14的操作,可使水泵的水流向不同的管道。切换阀14可以是电磁阀或手动阀,切换阀14可以使用2个以上。
所述挖藕装置8有喷水头10,喷水头10有连接水泵的管道。水泵经切换阀14连接船体2后面的喷水口9,即喷水推进装置。另外,水泵还可经切换阀14或水阀连接喷水头10,喷水头10可以是12个以上,喷水头10由金属管道制成,喷水头10的结构可以是直流,或平嘴,或直柱。喷水头10通过安装架与船体2上的安装轴7构成可转动连接,喷水头10连接齿轮操作机构,通过齿轮操作机构可以改变喷水头10的喷水角度。喷水头10可在挖藕装置8工作时喷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伟,未经李长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3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