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式开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3427.4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7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卢奎刚;郑国忠;侯军;周建辉;付振宇;金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H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平;康凯 |
地址: | 710086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开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往返限位转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转动范围小于一周的回转式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限位、轴套转动装置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例如轴承。但是转动范围小于一周,并且可以往返转动的轴套转动装置并不多见,而且,现有的罕见的这种轴套转动装置在转动的限位、定位上非常复杂,而且往往限位和定位并不是非常准确。这种可在一定范围内往返转动的轴套转动装置多用于人难以到达的地方的某些部件的开启和闭合。比如:铁路罐车内开式中心排油阀。事实上本实用新型就是在研究铁路罐车内开式中心排油阀的开启和闭合时,开发出来的,可以想象的到它是适用于各种类似上述环境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回转式开启装置,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限位、定位复杂,以及限位、定位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回转式开启装置,包括中间体1,以及贯穿于中间体1的传动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中间体1外侧与传动轴2固连的限位板3,该限位板3一部分圆周的半径小于另一部分圆周的半径,该中间体1外侧设置有两个限位孔4,位于中间体1外侧还设有限位挡5,所述的限位挡5与限位板3半径大的部分圆周配合,该限位板3上设置有限位销6,所述的限位销6与两个限位孔4配合。传动轴的传动端可以引出一个四棱或者六棱的轴,匹配专用工具可手动转动,传动轴的另一端可以固连一个滑轮(或链轮),搭配绳索(或链轮)实现角位移向线位移的转变。
上述的传动轴2位于中间体1内侧设置有凹槽7,凹槽7内设有挡板8,该挡板8对传动轴2轴向定位。
上述的限位销6包括销座9、销帽10以及销杆11,所述的销座9固连在限位板3上,所述的销帽10固定于销杆11的外端,销杆11穿过销座9与两个限位孔4配合,所述的销杆11分为直径不同的两部分,直径大的一部分位于销杆11下端,并与与两个限位孔4配合,直径小的一部分位于销帽10和直径大的一部分之间,穿过销座9上下发生位移。
上述的传动轴2与中间体1的连接转动处设置有磨耗套1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限位、定位设计合理、简单,而且限位、定位可以非常精确,适用于各种人难以到达的地方的某些部件的开启和闭合,尤其适合铁路罐车内开式中心排油阀的开启和闭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中间体;2-传动轴;3-限位板;4-限位孔;5-限位挡;6-限位销;7-凹槽;8-挡板;9-销座;10-销帽;11-销杆;12-磨耗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回转式开启装置,包括中间体1,以及贯穿于中间体1的传动轴2,还包括设置在中间体1外侧与传动轴2固连的限位板3,参见图2,该限位板3一部分圆周的半径小于另一部分圆周的半径,该中间体1外侧设置有两个限位孔4,位于中间体1外侧还设有限位挡5,限位挡5与限位板3半径大的部分圆周配合,该限位板3上设置有限位销6,限位销6与两个限位孔4配合,传动轴2位于中间体1内侧设置有凹槽7,凹槽7内设有挡板8,该挡板8对传动轴2轴向定位,限位销6包括销座9、销帽10以及销杆11,销座9固连在限位板3上,销帽10固定于销杆11的外端,销杆11穿过销座9与两个限位孔4配合,销杆11分为直径不同的两部分,直径大的一部分位于销杆11下端,并与与两个限位孔4配合,直径小的一部分位于销帽10和直径大的一部分之间,穿过销座9上下发生位移,传动轴2与中间体1的连接转动处设置有磨耗套12。
参见图1、图2,传动轴2旋转,当限位挡5与限位板3半径大的部分圆周配合后,实现对传动轴2转动的限位,限位销6正好落入中间体1外侧设置的一个限位孔4中实现进一步限位,传动轴2返回转动时,只需要稍拔起限位销6使其直径较粗的销杆11离开限位孔4,反方向转动传动轴2,同样地在另一个位置时,当限位挡5与限位板3半径大的部分圆周配合后,实现对传动轴2转动的限位,限位销6正好落入中间体1外侧设置的一个限位孔4中实现进一步限位。以上的两次动作可以往返多次重复,即实现了局部往返的轴套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3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