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缝油井钢管限动连轧加工的专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1920.2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0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宋建平;许彦;万立波;高连新;朴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3/00 | 分类号: | B21B23/00;B21B19/06;B21B19/04;B21B25/00;B21B17/0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 油井 钢管 限动连轧 加工 专用设备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缝油井钢管限动连轧加工的专用设备。
(二)背景技术
由于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及金属收得率高,壁厚精度较好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国内钢管生产工艺流程为管坯锯断、加热、穿孔、限动连机、脱管芯、加热、定径、冷床、锯切,生产流程较长,轧制过程温降大,部分钢管无法实现控轧控冷,只好使用再加热炉,增加了能耗与运行成本;由于定径机机架的限制,轧棍的数量不能太多,又由于定径机的扩径量小,所以生产规格受到限制,通常只能生产小口径钢管,生产产品种类单一,相对来说设备的投资成本高。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缝油井钢管限动连轧加工的专用设备,其可以生产各种规格的产品,相对来说企业的投资成本下降。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环行加热炉、锥式穿孔机、芯棒冷却站、限动连轧机、脱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管机有5台。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5台脱管机顺序安装于所述限动连轧机后;所述穿孔机顶头的穿孔锥角度α为4.25°;所述连轧机有5架,所述五架连轧机其孔型选择椭圆—圆孔型系统,孔型由槽底弧R1、第一脱离弧R2、第二脱离弧R4、连接弧R5和相应的辊缝S组成;连接弧与辊缝处设立过渡圆角;其中a、槽底弧与第一脱离弧相切;b、第一脱离弧与槽底弧和第二脱离弧相切;c、第二脱离弧与第一脱离弧内切,与连接弧外切;d、连接弧是第二脱离弧与孔型中心线的公切圆弧;所述五机架限动芯棒连轧机的第四机架、第五机架分别采用无偏心的圆弧侧壁圆孔型,且第四机架与第五机架孔型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机架限动芯棒连轧机的第一机架到第三机架采用带有偏心的椭圆孔型,下一机架偏心距取上一机架的一半,第一机架的偏心距设置为设计孔型所轧制钢管最薄壁厚的0.645倍,第二机架、第三机架的连接角设置为14°;第四机架、第五机架的连接角设置为9°;所述脱管机有5台;所述5台脱管机顺序安装于所述限动连轧机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穿孔与连轧机组的变形合理分配,可以实现大、小口径钢管的制作,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机组设备能力,生产超设计能力的无缝钢管,为用户节约了设备的添置成本,从而避免了现有加工设备,只能生产小口径钢管,加工规格少,用户的使用成本较高的缺点。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穿孔机顶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轧机的孔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环行加热炉1、锥式穿孔机2、芯棒冷却站3、限动连轧机4、脱管机5,穿孔机2顶头的穿孔锥角度α为4.25°,脱管机5有五台顺序安装于限动连轧机4后。连轧机4有五架,五架连轧机4其孔型选择椭圆—圆孔型系统,孔型由槽底弧R1、第一脱离弧R2、第二脱离弧R4、连接弧R5和相应的辊缝S组成;连接弧与辊缝处设立过渡圆角;其中a、槽底弧与第一脱离弧相切;b、第一脱离弧与槽底弧和第二脱离弧相切;c、第二脱离弧与第一脱离弧内切,与连接弧外切;d、连接弧是第二脱离弧与孔型中心线的公切圆弧;五机架限动芯棒连轧机中,第一机架到第三机架采用带有偏心的椭圆孔型,下一机架偏心距ECC取上一机架的一半,第一机架的偏心距ECC设置为设计孔型所轧制钢管最薄壁厚的0.645倍,第二机架、第三机架的连接角设置α4为14°;第四、第五机架采用无偏心的圆弧侧壁圆孔型,且第四机架与第五机架孔型相同,第四机架、第五机架的连接角α4设置为9°。加工钢管时依据孔型系列进行参数配置,按连轧机轧制钢管的外径与壁厚的最大比值(D/t)为42.5计算出设计可轧最小壁厚,计算总延伸系数,合理分配各架延伸系数,相继计算出各机架出口钢管截面积,确定各机架孔型高,计算出相应的各机架孔型相关参数,具体计算方法属市场已有技术,图3中α1为第一脱离角、α3为第二脱离角,C1、C2、C4、C5分别代表R1、R2、R4、R5的圆心,R10代表10mm的导角。6为常化链;7为锯前辊道通向锯机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