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折弯机同步托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31841.1 | 申请日: | 200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宣晓明;程自勤;胡耀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11/22 | 分类号: | B21D11/22;B21D43/00;B21D5/00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折弯 同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折弯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折弯机同步托料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折弯机的前托料机构是否同步,直接影响板料的折弯精度。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机前托料机构是在折弯前起着支撑板料的作用,在折弯过程中随着板料的折弯,由于其非同步性也就失去了支撑作用,此时须由手工来扶持,这样即增加危险性,同时也影响板料的折弯精度,特别是折弯大型板料时影响更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能够提高折弯精度和折弯效率的数控折弯机同步托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机架侧板上的一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布置有一直线导轨滑块;设置在机架侧板上的一圆弧导轨,所述圆弧导轨上布置有一圆弧导轨滑块;第一连接杆,其一端铰连接在直线导轨滑块上,另一端铰连接在数控折弯机支撑台面上;一连接板,其一端铰连接在圆弧导轨滑块上,另一端铰连接在数控折弯机支撑台面上;驱动装置,其可驱动直线导轨滑块沿直线导轨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在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内,所述两轴承座分别连接在机架侧板上;螺母,该螺母连接在丝杠上;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在螺母上,另一端连接在直线导轨滑块上;动力设备,该动力设备可驱动丝杠绕其自身轴线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设备包括伺服电机、第一同步带轮、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第二同步带轮连接在丝杠上,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
支撑台面和工件能够以折弯中心线为轴心作旋转运动,在折弯过程中,支撑台面在第一连接杆和连接板的共同作用下,沿着工件的运动轨迹同步转动以将工件支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手工扶持工件危险系数高的缺陷,整个折弯过程安全可靠。而且,旋转的支撑台面还可防止工件在折弯的过程中由于自重而产生的变形,提高了折弯精度和折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行折弯动作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机架侧板上设置有直线导轨1和圆弧导轨2,在所述直线导轨1上布置有直线导轨滑块3,圆弧导轨2上布置有圆弧导轨滑块4。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铰连接在直线导轨滑块3上,另一端铰连接在支撑台面6上;连接板7的一端铰连接在圆弧导轨滑块4上,另一端铰连接在支撑台面6上。
在上述机架上还设置驱动直线导轨滑块3沿直线导轨1运动的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丝杆81、上轴承座82、下轴承座83、螺母84、第二连接杆85以及动力设备86。丝杠8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在上轴承座82和下轴承座83内,所述两轴承座分别连接在机架侧板上。丝杠81的下端从下轴承座83中伸出与动力设备86相连,该动力设备86可驱动丝杠81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所述丝杠81上装有一螺母84,所述螺母84与第二连接杆85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接杆85的另一端连接在直线导轨滑块3上。
所述动力设备86包括伺服电机861、第一同步带轮862、同步带863和第二同步带轮864,所述第一同步带轮862连接在伺服电机861的输出端,第二同步带轮864连接在丝杠81的下端,同步带863连接第一同步带轮862和第二同步带轮864。
如图2所示,当滑块9和上模10在进入折弯段的同时,数控系统指令伺服电机861启动,伺服电机861通过第一同步带轮862、同步带863和第二同步带轮864驱动丝杠81转动,丝杠81的转动可令螺母84沿着丝杠81作直线运动,在第二连接杆85的带动下直线导轨滑块3沿直线导轨1运动。在第一连接杆5和连接板7的共同作用下,支撑台面6和工件11做以折弯中心线为轴心的旋转运动,从而实现伺服同步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8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装置
- 下一篇:确定用于发热装置的冷却剂流体的有效温度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