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手术导航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1382.7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傅先明;丁宛海;牛朝诗;钱若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先明;丁宛海;牛朝诗;钱若兵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17/00;G08B1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0001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手术 导航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术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外科手术。
背景技术:
手术导航系统自问世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手术导航系统价格昂贵(约100~200万元人民币),外形笨重(体积约50cm×50cm×150cm,重量约100kg),(如图1所示),主要因为其固有的硬件结构包括图像处理的计算机主机1、计算机主机上用来支撑触摸式显示屏2的立柱3、固联在立柱上的悬臂4以及悬挂在悬臂上的红外线定位仪5等,悬臂及立柱内布满了电源线及信号线,使得其重量大,价格贵。红外线定位仪包括红外线发生器9和红外线摄像机8,其工作原理是红外线发射到手术区域,被特殊手术器械反射,红外线摄像机将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图像进行采集并输送到计算机主机进行图像处理,以实现手术器械在病灶处及其周边的准确空间定位,使手术创伤降到最低程度,达到“微创”的手术目标。手术导航目前仅在我国神经外科中心得到使用,而多数神经外科单位未能接触此项先进设备,阻碍了手术导航系统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时得不到手术导航系统的帮助,从而无法实现手术创伤最小化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术导航系统,采用本系统,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整个系统可折叠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手术导航系统,包括:
用于图像信息处理的计算机主机;
与计算机主机相连用于显示图像并可用于对计算机发出指令的触摸式显示屏;
用于图像采集并将所采集的图像信息输送给所述计算机主机的红外线定位仪,所述红外线定位仪由两组摄像探头构成,每组摄像探头由一个红外线发生器和一个红外线摄像机组合而成;
采用平板式电脑,所述平板式电脑可进行图像信息处理且具有可用于对所述电脑发出指令的触摸式显示屏,在所述平板式电脑上设有无线图像信息接收器;设置用于支撑红外线定位仪的可折叠三角支架,在三角支架上活动连接摄像探头支撑梁,所述摄像探头通过合页铰连接在支撑梁的两端;并在所述支撑梁上设有与摄像探头线连接的无线图像信息发射器。
有益效果:红外线定位仪及其支架均为可折叠式,便于携带;采用平板式电脑将固有的计算机主机与触摸式显示屏幕合为一体,大大缩小了体积且降低了成本;平板式电脑与红外线定位仪之间采用了无线图像信息的接收与发送技术,能在手术中实现真正的全无线运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手术导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
图3是红外线定位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红外线定位仪折叠状态图。
图中标号:1、计算机主机,2、触摸式显示屏,3、立柱,4、悬臂,5、红外线定位仪,6、平板式电脑,7、无线图像信息接收器,8、红外线摄像机,9、红外线发生器,10、支撑梁,11、无线图像信息发射器,12、摄像探头,13、三角支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2一图4,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手术导航系统,包括:
平板式电脑6,可采用惠普公司的TC4400型平板式笔记本电脑,该电脑的触摸式显示屏2可进行图像信息处理,且可用于对所述电脑发出指令,并在所述平板式电脑上设置无线图像信息接收器7,用于接收无线图像信息发生器11所发出的图像信息,所述无线图像信息发生器固联在摄像探头支撑梁10上,支撑梁的两端通过合页铰连接有摄像探头12,每个摄像探头由一个红外线摄像机8和一个红外线发生器9组合而成,摄像探头可折叠在支撑梁上;支撑梁可通过锚栓活动连接在常规的可折叠三角支架13上。由于三角支架及红外线定位仪都可以折叠,因此整个手术导航系统最终可收于一个小拉杆箱中,这样不仅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体积约20cm×50cm×70cm,重量约10kg),同时价格也大幅下降,有更多的神经外科单位可以使用手术导航系统,同时也便于外科医师携带,特别是到基层医院进行手术会诊及示教手术,造福于广大偏远地区患者,实现“送医下乡,服务三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先明;丁宛海;牛朝诗;钱若兵,未经傅先明;丁宛海;牛朝诗;钱若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缓释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撬装式餐厨垃圾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