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1182.1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8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财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协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02 | 分类号: | A01G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2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艺用具,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树剪。
背景技术
园艺已不仅仅是一种工作,其发展可以提高周围环境的生活品质,更代表着响应环保运动,因此为园艺工作人员提供一种有效快速作业的园艺工具具有实际意义和经济意义。
现有技术中的树剪多数都是能够进行多段剪的树剪,主要包括上刀、下刀、两个手柄以及能够实现多段剪功能的弹簧、连杆和多凹齿形滑槽结构等联动部件。上刀通常由一个单层刀片构成,下刀片由两层刀片以及夹在两层刀片之间并与上刀片刀刃部相配合的刀垫构成,在使用该种树剪时,首先要将树枝等部件夹在上刀与下刀之间后在进行剪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剪切时要将树枝压紧在上刀与下刀(包括两层下刀片以及刀垫)之间,这样被修剪过得枝条将会受到严重的挤压,这些压紧过的枝条的静脉管常常在压紧过程中被破坏,来年这些修剪过的地方将不能长出新的枝条,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修剪树木枝条时不会破坏枝条静脉管的树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剪,它包括刀头、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所述的刀头包括
下刀组件,所述的下刀组件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一手柄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的下刀组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的下刀组件包括一个下刀片;
上刀片,所述的上刀片通过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的下刀片组件相铰接,所述的上刀片的下端具有多个沿同一方向倾斜并沿上刀片的下边缘连续排列的齿状挂钩;
臂,所述的臂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手柄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的臂通过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的下刀组件相铰接,所述的第二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的臂上开设有弧形槽;
跳片,所述的跳片通过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的下刀组件相铰接,所述的第三转动轴平行于所述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的跳片的一端部可滑动地与所述的齿状挂钩的边缘相接触,并且钩住一个齿状挂钩,所述的跳片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的上刀片相连接;
推销,所述的推销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的卡槽和所述的弧形槽,所述的推销可滑动地与所述的齿状挂钩的边缘相接触,相邻两个齿状挂钩之间形成钩槽,所述的推销插入所述的钩槽中,所述的推销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的下刀组件相连接。
所述的下刀组件还包括一个下刀架,所述的下刀架与所述的下刀片相固定设置。
所述的下刀片的内边缘具有一段呈锯齿形的防滑边缘。
从所述的第一转动轴到所述每个钩槽的槽底面的距离都相等。
所述的第三转动轴位于所述的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的第二转动轴的下方。
所述的推销包括与所述的第二弹簧相连接的连接片、与所述连接片相转动连接的推销杆,所述的推销杆可滑动地穿过所述的卡槽和所述的弧形槽,所述的推销杆插入所述的钩槽中并可滑动地与所述的齿状挂钩的边缘相接触。
在所述下刀组件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弹簧绕过所述的固定件并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都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上方。
所述下刀组件的下端和所述第一手柄上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套,所述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手柄上端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下刀组件上设置一个下刀片,这样在剪切树枝的时候,树枝将被夹紧在上刀片与下刀片之间,由于下刀片的厚度相比与现有技术中的刀垫加上两层刀片的总厚度而言,其要小得多,因而被压紧在上刀片和下刀片之间的树枝部分也很少,这样修剪后的树枝其静脉管不会被破坏,来年还能在修剪处长出新的枝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上刀片与下刀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上刀片与下刀组件相对打开时的主视图(下刀被剖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剪切动作发生前上刀片与下刀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的刀头部位的主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上刀片与下刀组件处于半打开状态一时刀头部位的主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上刀片与下刀组件处于半打开状态二时刀头部位的主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上刀片与下刀组件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一时刀头部位的主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上刀片与下刀组件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二时刀头部位的主视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段剪切动作完成时刀头部位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协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协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1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