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可调阻抗的短路故障限流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30987.4 | 申请日: | 200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5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费万民;张艳莉;都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化铭 |
| 地址: | 21009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调 阻抗 短路 故障 限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交流电压供电系统,对短路故障电流及其上升率进行限制的装置,属于交流柔性输电技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和容量的不断扩大,短路电流的水平快速增加,当短路电流水平超过断路器的断开容量时,短路故障可能造成主要电力设备如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电力电缆等的严重损坏,引起系统不稳定,甚至造成系统的瘫痪。短路故障限流器在检测到短路故障发生后,通过快速改变故障线路的阻抗参数,将短路电流限制在允许的水平,以保护电力设备,已经成为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关键元件之一。
附图1中的虚线部分为一种具有单个自关断器件的桥式短路限流器,图中,L1为直流电感,L2为旁路电感,D1-D4等组成了一个不控整流桥,T1为自关断开关器件,D5为续流二极管。在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控制T1导通,完成L1充磁之后,在稳态情况下,忽略D1-D5、T1及L1的功率损耗,限流器两端无压降。当短路故障发生后,经过T1和L1的电流会快速上升,当该电流大于某一设定值之后,控制关断T1,L1电流经过D5续流,桥路和L1退出系统,短路电流受到L2的限制。
由于桥路和直流电感只在短路故障初期,限制短路电流上升速度,在短路故障被检测到之后,退出系统,不参与限制稳态短路电流,因而利用率较低。另外,有研究表明,如果限流器中含有阻性元件,则可以吸收短路故障引起的暂态分量,阻尼振荡,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具有可调阻抗的桥式短路故障限流器,不但提供可调的阻性限流成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而且保证桥路和L1能够同L2一起承担稳态的短路电流,提高桥路和L1的利用率,减小旁路电感L2的电流应力,降低限流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可控开关两端并联电阻,在短路故障发生后,以一定频率和占空比的方波信号来控制开关管,进而控制可调阻抗的等效阻值,不但使桥路和L1参与限制短路电流的稳态值,从而提高桥路和L1的利用率,减小旁路电感L2、L3、L4的电流定额,降低整个限流器的成本,还能够为系统提供可以调节的电阻负载特性,提高系统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调阻抗的短路故障限流器,由旁路电感L2、二极管组成的不控整流桥、直流电感L1、可控开关T1、电阻R组成;旁路电感并联在桥路交流端;可控开关T1和电阻R并联组成可控电阻,和直流电感L1串联后,接在桥路的直流侧。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控制T1处于常通状态,电阻R被短路,由于电感L1承受直流电压,其两端电压接近于零,并联电感两端电压也接近零,限流器呈现零阻抗状态。在短路故障发生并被检测到之后,立即用一定频率和占空比的方波信号去控制开关管T1,T1和R组成的可调阻抗和直流电感L1串联后,和桥路一起呈现出一个等效阻感负载,与旁路电感并联后,串入交流供电系统,以限制短路电流的稳态值。由于桥路和直流电感L1、可控开关T1、电阻R组成的等效阻感负载承担了稳态短路电流的一部分,因而可以减小旁路电感的电流定额,从而降低限流器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调阻抗的短路故障限流器,包括旁路电感L2、二极管组成的不控整流桥、直流电感L1、可控开关T1、电阻R;其中,整流桥中二极管D1、D2的公共阴极、自关断开关管T1的集电极(或漏极)、电阻R的一端接在一起;自关断开关管T1的发射极(或源极)、电阻R的另一端和直流电抗器L1的一端接在一起;直流电抗器L1的另一端与整流桥中二极管D3、D4的公共阳极接在一起;旁路电抗器L2的一端和二极管D 3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在一起,为限流器的一个出线端子;旁路电抗器L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在一起,为限流器的另一个出线端子。使用时,该限流器通过两个出线端子串联接在电源和负载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0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建地下室连通道变形缝止水带防水预处理做法
- 下一篇:家庭淋浴水收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