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自动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30072.3 | 申请日: | 200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1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启明 |
主分类号: | G08B25/08 | 分类号: | G08B25/08;H04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5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自动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自动报警器,尤其是具有声光报警和自动电话拨号报警的自动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盗报警器大多采用电脑、芯片等一些高科技、高成本的电子产品,这类产品功能较多、结构和制作工序复杂、成本较高,一般用在金库、银行等高保安等级的场所,不适合一般家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成本较低,简单实用的电话自动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话报警器主体由报警触发装置、电话自动拨号装置和声音报警装置构成,电源、开关、指示灯与报警触发装置中的两铜片、自动拨号装置中的直流电机线圈依次串联,声音报警装置中的电铃线圈和定时器线圈串联后并联在自动拨号装置中直流电机线圈的两端。
报警触发装置由塑滑圆球、滑动锁扣、触发器弹簧依次串行连接,弹簧与滑动锁扣的连接处装有一铜片,另一铜片置于与塑滑圆球相接的圆杆上,以两铜片为非绝缘触电接入控制电路。声音报警装置由电铃和定时断电器串联后,通过一个开关并联在自动拨号装置两端。
自动拨号装置中,主动齿轮安装在直流电机的主轴上,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相咬合,传动齿轮置于传动轴的中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装有主凸轮和副凸轮,直流电机和传动轴轴承分别使用螺钉置于固定装置内,并使用螺钉或者束带使固定装置与电话机保持固定。
固定装置用于将自动报警装置固定在电话机上,并使主凸轮和副凸轮的凸起转动朝下时,正好按下电话机的免提键和重拨键,两凸轮在旋转过程中前后相差15度~30度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电话双防报警器通过低压直流电源即可工作,结构简单易于安装,通过使用普通家庭都具备的电话机便可达到防盗报警效果。当有人非法闯入进门时即触动声音报警装置,并且可以通过拨打预先存储在电话机中的号码,(可以是主人手机、报警电话、保安电话等)进行呼叫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报警触发装置、电话自动拨号装置和声音报警装置,并有电源4、开关5、指示灯6与报警触发装置中的两铜片、自动拨号装置中的直流电机线圈依次串联,声音报警装置中的电铃线圈和定时器线圈串联后并联在自动拨号装置中直流电机线圈的两端。报警触发装置包括筒状盒体11、塑滑圆球12、弹簧14和铜片,盒体11内间隔依次设有第一、第二铜片,第一铜片15与安装在盒体11底端的弹簧14相连接,绝缘连杆1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铜片16中心孔与塑滑圆球12相连接,塑滑圆球12安装在门板和门框启闭一侧的门框上,两铜片串联在电源4回路中。当门关闭时位于门框上的塑滑圆球12被门板压制,相对应的绝缘连杆13推动第一铜片15压缩弹簧14,使得弹簧14收缩,与弹簧14相连接的第一铜片15和穿过绝缘连杆13的第二铜片16分离;当门被打开时塑滑圆球12不受压力,与其相连接的弹簧14恢复到正常拉伸状态,两铜片相连接使得控制电路接通。
固定在电话机上的自动拨号装置,由直流电机31、主动齿轮32、传动齿轮33、传动轴34、主凸轮35、副凸轮36和固定装置组成。其中,主动齿轮32安装在直流电机31的主轴上,主动齿轮32和置于传动轴34中部的传动齿轮33相咬合,传动轴34的两端分别装有主凸轮35和副凸轮36,固定装置将自动报警装置固定在电话机上,使主凸轮35和副凸轮36的凸起转动朝下时,正好相继按下电话机的按键。直流电机31、传动轴34轴承通过螺钉置于固定装置内。固定装置通过螺钉或者束带与电话机保持固定。所述束带可以是橡皮筋或者是胶带,为了更好的固定可以将固定螺钉和束带结合使用。
电路接通后电源4接通自动拨号装置的直流电机31,带动其工作,通过安装在电机主轴上的主动齿轮32带动传动齿轮33和传动轴34的旋转,使得主凸轮35和副凸轮36开始转动。两凸轮的凸起转动朝下时分别先后与电话机的重拨键和免提键相对应,且两齿轮旋转的角度相差15度~30度,与免提键相对应的主凸轮35先接触按键,随后与重拨键相对应的副凸轮36与按键接触,重拨键中预先设定好报警号码,就可以自动拨打该号码,达到自动报警的目的,随着凸轮与按键的多次间隔接触,可以多次拨打报警电话。调整直流电机31的工作频率,达到调整凸轮转动周期的目的,凸轮的转动一般为30秒/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启明,未经杨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0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圆度测量仪传感器水平移动的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水开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