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袋、盒装米粉制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30055.X | 申请日: | 200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黑川恒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川恒夫 |
主分类号: | A23L1/162 | 分类号: | A23L1/162;B65B25/00;B65B5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盒装 米粉 制作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谷物加工成袋、盒装米粉的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米粉、米线是一种口感和风味均佳的食品,传统加工方法是手工加工。中国专利号为03135494.7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蒸汽米粉生产机,它由打浆机,搅拌机,压皮盒,上传送带,上蒸箱,成型机,煮锅,下传送带,下蒸箱,熟粉池组成,其中打浆机通过管道连接搅拌机,搅拌机连接压皮盒,压皮盒出口处于上传送带的上方,上传送带穿入上蒸箱内,上蒸箱内设有蒸汽管道,上传送带的另一端连接成型机,成型机下连接煮锅,煮锅内穿过下传送带,并穿入下蒸箱,下蒸箱内设有蒸汽管道,下传送带的另一端连接熟粉池。从熟粉池出来的米线、米粉,以裸卖较常见,即使经袋、盒包装后再销售的,其袋、盒包装是以手工包装为主,生产效率较低,而且难以保证环境卫生和产品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袋、盒装米粉制作设备,对袋、盒装米粉的制作和包装均采用机械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制作流水线、切断装置和包装流水线,切断装置处于制作流水线的出料端下方;包装流水线具有包装输送带、药液浸泡槽、米粉下落承接器和包装机;包装输送带的进料端处于切断装置的下方,包装输送带经过药液浸泡槽,米粉下落承接器处于包装输送带的出料端下方,包装机的进料端处于米粉下落承接器下方;包装机的一侧设有药液增湿机,药液增湿机的喷管通向米粉下落承接器的进口处和包装机的进口处;所述包装输送带包括两回转链条和带动两链条运行的链传动机构,两链条之间均匀设有10排以上的料盒。
所述包装流水线还具有至少1个冷却槽,包装输送带经过冷却槽后再经过药液浸泡槽。
所述冷却槽为2~3个,冷却槽与药液浸泡槽自进料端向出料端设置或自下向上设置。
所述包装流水线的包装输送带的出料端下方设有触及链条和料盒的除水刷。
所述制作流水线具有磨浆机、搅拌机、第一回转输送带、第一蒸煮槽、中间输送带、挤压机、第二回转输送带、第二蒸煮槽,上述磨浆机与搅拌机之间由管道连接,第一回转输送带的进料端处于搅拌机出口的下方,第一回转输送带从第一蒸煮槽的开口上通过,中间输送带的进料端处于第一回转输送带的出料端下方,挤压机的进口处于中间输送带的出料端下方,第二蒸煮槽的进料端处于挤压机下方,第二回转输送带从第二蒸煮槽的开口上通过,在第一蒸煮槽和第二蒸煮槽中均设有蒸汽供管,第二回转输送带的出料端处设有冷却水管,第二回转输送带的出料端即是制作流水线的出料端。
所述制作流水线的第二蒸煮槽包括沸水槽,沸水槽处于挤压机下方,第二回转输送带经过沸水槽并从第二蒸煮槽的开口上通过;第一蒸煮槽上和第二蒸煮槽上分别设有盖,两盖上各设有排气口。
所述切断装置具有处于壳体内两相对转动的滚筒,其中一滚筒上设有刀片,壳体的底部具有摆动式阀门。
所述包装输送带的两链条之间的每排料盒由2~5个单元料盒组成。
所述切断装置的壳体内具有与每排料盒的数量一致的通道,在制作流水线的第二回转输送带的出料端设有将米粉分离成与切断装置通道数量相同股数的分离器。
所述米粉下落承接器的壳体内具有与每排料盒的数量一致的通道,各通道上设有摆动式阀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制作流水线和包装流水线,米粉的制作从原料入口至袋、盒装米粉完成,实现流水线操作,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而且节省了劳动力,降底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由于工人减少和人手接触的机会减少,有利产品的卫生。虽然米粉的制作离不开水,但由于机器操作,避免水四处流淌,有利于环境卫生。本实用新型在包装流水线中设置药液浸泡槽和药液增湿机,可以在对米粉完成最后包装前,进行保鲜和防腐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的制作流水线的结构示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包装流水线的结构示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反映料盒的设置);
图4是实施例1的切断装置结构示图;
图5是实施例1的米粉下落承接器结构示图;
图6是实施例2的包装流水线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包括制作流水线1、切断装置2和包装流水线3,切断装置2处于制作流水线1的出料端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川恒夫,未经黑川恒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30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轴承轴向双向定位结构
- 下一篇:多功能轮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