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9537.3 | 申请日: | 200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89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万祥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新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音 调节 功能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一种具有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尤指一种不需额外电子线路而能以机械方式调整之具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者。
【背景技术】
由于可以播放数字单乐文件安(例如MP3档案等)的可携式播放装置的体积日渐小巧,且内部存储器亦日渐增大,可储存相当大量的音乐档案,因此相当受到欢迎,而为了可以呈现更好的播放音质,良好的耳机是不可或缺的配件,但市面上号称具有低音功能的耳机,其内部设有供低频声音共振的共呜空间,但无法随使用者的喜好来调整,因此仅能由可携式播放装置的内部电路设计来对低频讯号进行调整,以达到适应不同聆听者对低音强弱的喜好,但是一旦可携式播放装置并无调整高低频讯号功能时,聆听者将只能更换可携式播放装置或被迫接受既有的耳机,使用上不尽理想。
【发明内容】
依据上述,本创作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由可携式播放装置进行调整而能直接于耳机上调整低音表现之耳机者。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创作之具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包括有一壳体及一位于该壳体内之扬声器,而该壳体内部形成有一供该扬声器产生频率共振之共呜空间,该壳体形成有一与该共呜空间相连通之缝隙,而该耳机更具有可相对于该壳体移动并覆盖该缝隙的一调整盖,该调整盖具有固定面积的一穿孔,藉由该调整盖与该壳体相对位置的改变而使该穿孔对应地与该缝隙的特定位置连通,进而对应地产生断面面积不同之一空气流道,以影响空气进出该共呜空间的流速而调整低频共振的声音表现。
【附图说明】
第一图是本创作具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之一较佳实施例分解状态示意图。
第二图是该较佳实施例组合后外观示意图。
第三图是该较佳实施例部分剖视示意图。
第四图是该较佳实施例调整状态示意图之一。
第五图是该较佳实施例调整状态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创作为达上述目的、特征所采用了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例举一较侍实施例并配合以下图式说明如下:
参阅第一图至第三图,本创作之具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之一较佳实施例是用以置入人体耳朵内以将电子讯号转换为声音,其包括有一壳体1、一位于该壳体1内之扬声器(图未示)及一调整盖2。
该壳体1内部形成有一供该扬声器产生频率共振之共呜空间10,且该壳体1末端中央处具有一枢接孔11,以该枢接孔11为中心并形成有一与该共呜空间10相连通之缝隙12。本例中,该缝隙12的宽度是由一端朝向另一端渐缩而呈水滴状之曲形槽缝。
该调整盖2中央具有一轴柱21,用以卡入该枢接孔11,使调整盖2可相对于该壳体1转动且覆盖该缝隙12,该调整盖2上设有固定面积的一圆形穿孔22,藉由该调整盖2与该壳体1相对转动而使相对位置改变,该穿孔22将对应地与该缝隙12的特定位置连通。
藉由上述构造,使用者只需转动调整盖2,即能使穿孔22对应地位于缝隙12的不同位置上,如第四图,当穿孔22朝缝隙12宽度较大的一端移动时,可以对应地产生断面面积较大、流速较快之一空气流道,又如第五图,当穿孔22朝缝隙12宽度较小的一端移动时,则可以对应地产生断面面积较小、流速较慢之一空气流道,因此流速不同的空气流道即能影响空气进出该共呜空间10而调整低频共振的声音表现,进而由使用者进行最适当的调整,完全不需依赖可携式播放装置的电路调整。
此外,该壳体1现具有一限位槽13,而该调整盖2则设有随该调整盖2移动且伸入该限位槽13内一凸柱23,藉该限位槽13限制该凸柱23的移动距离以配合该缝隙12长度,进而限制该调整盖2相对于该壳体1转动之角度,使得穿孔22不致移动至缝隙12的范围之外。
综合以上所述,本创作[具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确能藉由上述构造,达到预期之功效,且申请前未见于刊物亦未公开使用,符合新型专利之新颖、进步及符合产业利用性等要件,于是依法提出专利申请。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创作之实施例而已,凡依本创作之精神所作之简易修饰及等效变化设计,应涵盖于以下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万祥,未经张万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95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