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装置的耳机置放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148.9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6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能文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装置 耳机 置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在协助移动装置上耳机置放用的置放板,尤指可夹持在衣服或是衣领或是皮带任一部位的一种移动装置的耳机置放板。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移动装置体积逐渐缩小,因此许多人的身上都会携带着一些电子移动装置,例如手机或是mp3播放器等等;其中,为了行车安全与使用者的便利,在手机上连结有线或是无线耳机,而可让使用者空出双手操纵车辆或是写字等等的优点,再者,所述的mp3播放器则可让使用者在任何状态、任何时间聆听音乐,相当方便。
然而,当耳机久挂在耳朵时,容易让使用者的耳朵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但若是将耳机置在他处时,则在接听电话前或是听音乐前,需费一翻工夫寻找,或是在行走的状态下,仅需短暂地取下耳机休息或是与他人交谈,但又无处可以收纳,其为一相当不便的处。
目前有些移动装置在本体内设有一收纳机构,可使其所搭配的耳机直接收纳在内,但其缺点在于所述的收纳机构为一种机构卡合的设计,必需通过目视来对位装入,在使用上并不便利;再者,仅适用在与所述的收纳机构所配合的耳机,故若使用他种耳机时,仍会有产生收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的缘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装置的耳机置放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出一种移动装置的耳机置放板,其方案一为,一种移动装置的耳机置放板,其包括:
一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至少一磁性组件;
一夹具,所述的夹具结合在所述的本体的一侧顶部;
方案二为,一种移动装置的耳机置放板,其包括:
一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至少一吸附组件;
一夹具,所述的夹具结合在所述的本体的一侧;
一磁性组件,结合在耳机。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可使所述的本体上设有一吸附组件,其中所述的吸附组件是包含磁铁或是铁材质,再在耳机设有一磁性组件,利用耳机的磁性元件吸附在所述的本体的吸附组件上,如此也可达到简易收纳的目的,当然,耳机的磁性组件可为其内的扬声器或是将另外的磁性组件设在耳机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吸附件由黏胶贴附的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1-磁性组件;12-装饰品;13-吸附组件;20-夹具;201-凹凸纹路;20′-板片形状夹具;30-耳机;31-吸附组件;30’-耳机;31’-吸附组件;32’-磁性组件;40-黏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其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本体10与一夹具20,所述的夹具20结合在所述的本体10一侧,其中所述的本体10包括至少一磁性组件11,通过所述的磁性组件11将一耳机30吸附其上,并且利用所述的夹具20夹置在衣领、衣襟或是皮带等的任意处,再者,所述的本体10为设有装饰品12的饰材,故当夹设在衣物时,具有美观装饰的效果,并且可使所述的磁性组件11可镶嵌或黏贴在上,也可与所述的本体一体成型,而前述的夹具20的形状可以配合各种本体10的形状,在本实施例夹具20为板片形状夹具20′结在合本体10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的夹具20夹合衣物的面设有凹凸纹路201来增加夹合摩擦力。
为使耳机30直接被吸附在所述的磁性组件11上,进一步地在耳机上设有一吸附组件31,使所述的磁性组件11可直接吸附耳机30上的吸附组件31,而达到置放的目的。其中,所述的吸附组件31例如磁铁材质或是可与磁铁相吸的铁材,使得所述的耳机30得以吸附在所述的本体10上的磁性组件11,进一步请参阅图6,所述的吸附组件31可预先设有黏胶40,使其得以黏贴在任一款的耳机上。
请再参阅图3所示,所述的本体10是设有两个磁性组件11,如此增加其可吸附耳机的数量或产生较高吸附力,如图4所示,其是可分别吸附两个耳机30’。再者,也可在所述的两耳机30’上分别设吸附组件31’,以及所述的磁性组件11相互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能文,未经林能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