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式引擎的汽缸头冷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8106.5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伟;杨贺顺;张惠廷;叶启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F02F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县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引擎 汽缸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汽缸头冷却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水冷式引擎的汽缸头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车辆而言,其引擎必须设计有冷却结构以使引擎不致于产生过热情形,而可以因此使引擎持续正常运作。
一般引擎的冷却结构可分为空(气)冷式与水冷式,而空(气)冷式又可分为强制空冷与自然空冷二种,差别在于强制空冷是以一冷却风扇强制吸入(导入)外部空气以对引擎进行冷却,而自然空冷则是使外部空气自然流入以对引擎进行冷却。
以水冷式引擎为例,因冷却水流入引擎的汽缸头后,因流动路径顺序的问题,而会使得汽缸头于散热后的温度分布并不均匀,亦即在冷却水的流动路径较前方位置,可因冷却水的温度较低而会使散热效果较佳,而在冷却水的流动路径较后方位置,即会因冷却水已吸收前方流经处的热量而使温度变高,并因此使得散热效果变差,故会使得汽缸头散热后的温度分布并不均匀。
此外,一般引擎在运作时,引擎的汽缸头的排气部位(排气道)与燃烧室是为温度较高处,因此,对于此温度较高的部位即必须加强其散热冷却效果。
然而,为了加强上述引擎温度较高的部位(引擎的汽缸头的排气部位与燃烧室)的冷却效果,传统的作法是将大量的冷却水引导至前述温度较高的部位,以进行冷却而降低其温度。但是,如果要导引大量的冷却水至前述温度较高的部位,即必须调配冷却水的流量与冷却水进入的位置,而前述的作法除了使设计上增加困难之外,对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对流系数)的提升幅度而言,也是有限,并非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式引擎的汽缸头冷却结构,使引擎的散热效果更加提升。
本实用新型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特征以为了要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主要在汽缸头冷却水道内设置散热鳍片,如此可增加汽缸头的散热冷却效果,使汽缸头的温度可更均匀分布。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引擎的汽缸头冷却结构包括一汽缸头、至少一散热鳍片、以及一冷却水。其中,汽缸头包括有一汽缸头冷却水道,且此汽缸头冷却水道包括有一入口、以及一出口。
此外,至少一散热鳍片凸伸于上述汽缸头的汽缸头冷却水道内,且冷却水是由汽缸头冷却水道的入口流入汽缸头冷却水道内、并在汽缸头冷却水道内流动,且冷却水并流经上述至少一散热鳍片、并由汽缸头冷却水道的出口流出。
故藉由散热鳍片的设计,可使冷却水对于汽缸头的散热冷却效果更为提升,亦即冷却水的对流系数可更为提升,而可提升冷却水对于汽缸头的散热冷却效果,且因此可使汽缸头的温度更为均匀分布,并因此可使引擎的散热效果更加提升。
再者,藉由散热鳍片的设计,因为并不需要烦恼冷却水流量的调配、与冷却水进入的位置该如何设计的问题,故可使设计简单化。
上述汽缸头包括有一排气道,且至少一散热鳍片是可邻近于排气道。因此,由于汽缸头的排气道一般为温度较高的部位,故可利用散热鳍片增加冷却水对此处的散热冷却效果。
上述汽缸头包括有一燃烧室,且至少一散热鳍片是可邻近于燃烧室。同样的,因为汽缸头的燃烧室一般也为温度较高的部位,故可利用散热鳍片增加冷却水对此处的散热冷却效果。
此外,上述汽缸头包括有一外环面,且至少一散热鳍片可凸伸出汽缸头的外环面。因此,除了可利用汽缸头冷却水道内的冷却水与散热鳍片的散热冷却功能外,也可因为散热鳍片凸伸出汽缸头的外环面,而可再利用汽缸头外部的空气的散热冷却功能,故散热冷却效果可再更为提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简单,增加了汽缸头的散热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汽缸头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汽缸头冷却水道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汽缸头冷却水道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汽缸头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汽缸头1 汽缸头冷却水道11 入口111
出口112 排气道12 燃烧室13
散热鳍片2 上表面21 下表面22
冷却水3 散热鳍片4 汽缸头5
外环面51 汽缸头冷却水道52 散热鳍片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8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栓式艉锚掣锚器
- 下一篇:履带式收割机转向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