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7809.6 | 申请日: | 200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0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B60L15/3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 自行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特别是指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系统。
背景技术
按,在石油价格节节攀升的影响下,节能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大众的焦点,其中,电力驱动的电助力自行车由于具备了无污染且低耗能的优点,因此近年来,电助力自行车不论是被用来健身、休闲或者短程的交通工具,其在市面上已日渐普遍化。
业界为了让自家产品的更具有竞争优势,除了着手在车体总重的轻量化及制造成本的便宜化,如何让电助力自行车更贴近人因思考的设计,以吸引更多的购买目光,也是业界亟欲改良的方向之一。
如中国台湾专利第I244453号所揭示一种「智能型电动自行车」,其包含有供应电力的电池、供应驱动动力的马达、煞车感应器、控制马达的控速把手、车速感应器、踏速感应器以及中央处理装置,由中央处理装置接收各感应器的讯号,然后进行判断,而将马达所供应的动力自动切换固定的人机助力比、可控的人机助力比以及可控全电动行驶三种智能型行车模式。
然而,该电动自行车的驱动助力完全是由控速把手来控制,而行车模式是由中央处理装置自动判断,亦即该电动自行车行进时,使用者无法得知当时的行车模式,则当骑乘于需要大助力的地形时,使用者容易因个人判断而过度转动控速把手,造成马达输出过大的驱动助力,相对地影响到骑乘的安全性与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公知技术仍有待改良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系统,以克服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系统,其包含有:
一足踏传动机构,具有一踏柄轴,受足踏驱动而转动,一驱动轮组复合于该踏柄轴,且同轴心地转动,该驱动轮组由一链条来带动一受驱动轮组转动;
一踏力感测组,具有一齿轮测速器,设于该驱动轮组,与一力矩传感器设于该受驱动轮组,而测得该足踏传动机构的足踏力;
一电池;
一马达,接收该电池的电力,而供应驱动助力于该受驱动轮组;以及
一主控器,具有一微处理机,接收该踏力感测组的足踏力感测信号,且根据一助力比来控制该马达输出的驱动助力大小,一助力模块设定该微处理机的助力比,一显示模块显示该助力比模式、行车速度与里程数。
所述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系统,其中还包含有一副控器,其受控于该主控器的微处理机,进而控制该电池提供给该马达的电力。
所述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系统,其中该主控器还具有一照明开关,开启或关闭该显示模块的背光光源。
所述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系统,其中该马达还设有一速度传感器,传送该马达的速度讯号给该主控器的微处理机。
所述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系统,其中该电池内还设有一电池量规,侦测该电池的电量且连接于该主控器,并将电量显示于该显示模块。
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于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系统,可显示系统的各种参数,让使用者于自行车的助力操控上更方便,且可设定符合个人需求的助力比,进而避免马达输出过大的驱动助力,以确保使用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显示自行车的结构。
图2概同于图1,显示各构件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控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车体10
车手架11
前叉架12
中管13
后叉架14
货架15
足踏传动机构20
踏柄22
踏柄轴24
驱动轮组26
链条27
受驱动轮组28
踏力感测组30
齿轮测速器32
力矩传感器34
电池40
马达50
主控器60
助力模块62
显示模块64
照明开关66
副控器7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7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